应县木塔柱架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 ·应县木塔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木材力学性能及试验木材的选取 | 第18-26页 |
| ·概述 | 第18页 |
| ·木材的力学性能 | 第18-22页 |
| ·木材的各向异性 | 第18页 |
| ·木材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18-20页 |
| ·木材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20-22页 |
| ·应县木塔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 第22-24页 |
| ·试验用落叶松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3 应县木塔平柱柱头节点试验研究 | 第26-60页 |
| ·概述 | 第26-27页 |
| ·试验目的 | 第27页 |
| ·试验模型设计 | 第27-33页 |
| ·应县木塔柱架节点构造分析 | 第27-30页 |
| ·试件选择 | 第30-31页 |
| ·模型构件尺寸 | 第31-32页 |
| ·模型制作及构件细节 | 第32-33页 |
| ·试验方案 | 第33-40页 |
| ·加载装置 | 第33-36页 |
| ·测量方案 | 第36-38页 |
| ·加载制度 | 第38-40页 |
| ·试验现象 | 第40-44页 |
| ·BCJM1试验现象(顺阑额方向加载) | 第40-42页 |
| ·BCJM2试验现象(垂直阑额方向加载) | 第42-44页 |
| ·试验现象对比 | 第44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59页 |
| ·滞回曲线 | 第44-45页 |
| ·骨架曲线 | 第45-48页 |
| ·初始刚度、等效刚度及卸载刚度 | 第48-51页 |
| ·耗能能力 | 第51-54页 |
| ·柱子运动行为分析 | 第54-57页 |
| ·关键位置应变分析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4 平柱柱头节点试验的有限元模拟 | 第60-72页 |
| ·概述 | 第60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60-64页 |
|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60-61页 |
| ·本构关系 | 第61页 |
| ·接触分析与设置 | 第61-64页 |
| ·约束条件与加载方案 | 第64页 |
| ·平柱柱头节点水平单调加载 | 第64-70页 |
| ·BCJM1(顺阑额方向加载) | 第64-66页 |
| ·BCJM2(垂直阑额方向加载) | 第66-68页 |
|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第68-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结论 | 第72页 |
| ·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