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膦酸酯衍生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DNA 与小分子的作用方式 | 第10-12页 |
·共价结合 | 第10-11页 |
·非共价结合 | 第11-12页 |
·剪切作用 | 第12页 |
·常见的研究方法 | 第12-17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第12-13页 |
·荧光光谱法 | 第13页 |
·电化学方法 | 第13页 |
·圆二色光谱法 | 第13-14页 |
·凝胶电泳法 | 第14页 |
·粘度法 | 第14-15页 |
·拉曼光谱法 | 第15页 |
·足迹法 | 第15页 |
·分子模拟技术 | 第15-16页 |
·热化学方法 | 第16页 |
·其它方法 | 第16-17页 |
·DNA 与药物分子作用的研究 | 第17-19页 |
·DNA 靶向抗生素 | 第17-18页 |
·金属配合物 | 第18-19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PPAP 与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研究 | 第20-34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32页 |
·紫外光谱法研究 | 第22-23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 | 第23-24页 |
·PPAP 对EB–DNA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24-26页 |
·PPAP 与ctDNA 作用的荧光增强机理 | 第26-28页 |
·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28-30页 |
·分子模拟研究 | 第30-31页 |
·等温滴定量热研究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NMAP 与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研究 | 第34-46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34-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紫外光谱法研究 | 第36-37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 | 第37-38页 |
·NMAP 对EB–DNA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NMAP 与ctDNA 作用的荧光增强机理 | 第39-40页 |
·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40-41页 |
·分子模拟研究 | 第41-42页 |
·等温滴定量热研究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6页 |
第四章 NPAP 与ct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46-56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紫外光谱法研究 | 第48-49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 | 第49页 |
·NPAP 对EB–DNA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NPAP 与ctDNA 作用的荧光增强机理 | 第51-52页 |
·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52-53页 |
·分子模拟研究 | 第53-54页 |
·等温滴定量热研究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第五章 HMPAP 与ct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 | 第56-66页 |
·引言 | 第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紫外光谱法研究 | 第58-59页 |
·荧光光谱法研究 | 第59页 |
·HMPAP 对EB–DNA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HMPAP 与ctDNA 作用的荧光增强机理 | 第61-62页 |
·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62-63页 |
·分子模拟研究 | 第63-64页 |
·等温滴定量热研究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