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木本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抗寒性与植物组织深过冷 | 第9-10页 |
·抗寒性生理生化基础 | 第10-12页 |
·抗寒性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12-13页 |
·木本植物抗寒性评价 | 第13页 |
·木本植物抗抽条能力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抽条的时期及致因 | 第13-14页 |
·抗抽条的生理生化基础 | 第14-15页 |
·紫薇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紫薇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紫薇属抗寒性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紫薇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 第19-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供试材料 | 第19-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讨论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3. 引进紫薇品种的抗寒性评价 | 第27-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田间紫薇越冬观察 | 第27页 |
·9 种紫薇属植物抗寒性评价 | 第27-29页 |
·不同生活型紫薇品种抗寒性比较 | 第29-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46页 |
·田间紫薇越冬情况统计 | 第31-34页 |
·9种紫薇属植物的抗寒性 | 第34-38页 |
·不同生活型紫薇品种抗寒性比较 | 第38-46页 |
·讨论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4. 紫薇抗抽条能力研究 | 第49-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供试材料 | 第49页 |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试验地冬季环境因子测定 | 第50-52页 |
·紫薇露地越冬生理指标变化 | 第52-55页 |
·防护剂、返青水不同施用时间对紫薇春季恢复生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个人简介 | 第67-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1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