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地震灾害 | 第10-11页 |
| ·基于 GIS 技术的地震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研究进展 | 第12页 |
| ·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GIS 在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地震风险评估灾害模型 | 第17-29页 |
|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 ·灾害风险 | 第17页 |
|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 | 第17-18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型 | 第18-23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概述 | 第18-19页 |
| ·致灾因子指标的选取与计算 | 第19-22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地震灾害易损性分析模型 | 第23-24页 |
| ·地震灾害易损性分析概述 | 第23页 |
| ·承灾体易损性评估指标的选取和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 第24-25页 |
|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概述 | 第24页 |
|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分类 | 第24-25页 |
|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数学模型 | 第25页 |
|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25-29页 |
|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概述 | 第25-26页 |
|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内容 | 第26-29页 |
| 第3章 研究区数据处理及地理数据库的建立 | 第29-3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9-32页 |
| ·地理概况 | 第29-30页 |
| ·地质构造 | 第30-31页 |
| ·地层岩性与地形地貌 | 第31-32页 |
| ·数据处理及地理数据库的建立 | 第32-38页 |
| ·空间数据库 | 第32-36页 |
| ·属性数据库 | 第36-38页 |
| 第4章 地震风险评估决策平台构建 | 第38-56页 |
| ·总体结构及框架 | 第38-40页 |
| ·系统概述 | 第38页 |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38-39页 |
| ·开发平台 | 第39-40页 |
| ·属性数据管理与调用 | 第40-43页 |
| ·WCF 技术简介 | 第40页 |
| ·数据的动态管理 | 第40-43页 |
| ·地震危险性分析模块 | 第43-46页 |
| ·模块设计 | 第43-45页 |
| ·功能实现 | 第45-46页 |
| ·地震易损性分析模块 | 第46-50页 |
| ·模块设计 | 第46-49页 |
| ·功能实现 | 第49-50页 |
| ·地震风险分析模块 | 第50-56页 |
| ·地震风险评估模块 | 第50-53页 |
| ·地震模拟 | 第53-54页 |
| ·地震风险管理及决策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