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细分层沉积相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二、前人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一)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9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第一章 齐家-古龙地区石油地质概况 | 第10-16页 |
·区域概况 | 第10-11页 |
·区域地层特征 | 第11-14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层序地层格架 | 第16-37页 |
·层序地层单元及识别标志 | 第16-25页 |
·层序地层单元的划分 | 第16-17页 |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第17-25页 |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划分方法 | 第25-26页 |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25-26页 |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第26页 |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第26-34页 |
·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 第26-34页 |
·层序地层格架模式 | 第34-37页 |
·层序地层格架垂向模式 | 第34-35页 |
·层序地层砂体地震解释模式 | 第35页 |
·层序地层沉积模式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沉积相特征 | 第37-60页 |
·沉积相类型及其识别标志 | 第37-43页 |
·湖泊相 | 第37-39页 |
·三角洲相 | 第39-43页 |
·单井、联井沉积相分析 | 第43-50页 |
·单井沉积相分析 | 第43-47页 |
·联井沉积相分析 | 第47-50页 |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 | 第50-53页 |
·SQ1 砂体平面分布 | 第50-52页 |
·SQ2 砂体平面分布 | 第52-53页 |
·SQ3 砂体平面分布 | 第53页 |
·沉积体系及平面相展布特征分析 | 第53-58页 |
·SQ1 各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53-55页 |
·SQ2 各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55-58页 |
·SQ3 各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58页 |
·沉积演化规律及模式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地层—岩性圈闭有利相带预测 | 第60-65页 |
·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 | 第60-61页 |
·齐家古龙地区主要地层—岩性圈闭类型及预测方法 | 第61页 |
·地层—岩性圈闭有利相带分布预测 | 第61-65页 |
·SQ1 有利区带预测 | 第61-62页 |
·SQ2 有利区带预测 | 第62-63页 |
·SQ3 有利区带预测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详细摘要 | 第7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