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河南省粮食安全量化分析

致谢第4-8页
摘要第8-9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7页
        1.2.1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2 粮食安全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3 粮食安全预警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2 灰色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第20-28页
    2.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第20-21页
        2.1.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第20页
        2.1.2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2.2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第21-25页
        2.2.1 灰色白化权函数的基本原理第21-24页
        2.2.2 灰色白化权函数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2.3 GM)1,1( 模型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第25-27页
        2.3.1 GM(1,1)模型的基本原理第25-26页
        2.3.2 GM(1,1)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6-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河南省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多层次诊断第28-40页
    3.1 河南省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3.2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集第29-32页
        3.2.1 因素的选取原则第29页
        3.2.2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选取第29-32页
    3.3 粮食安全性的量化表达第32-33页
    3.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河南省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多层次诊断第33-38页
        3.4.1 第一层影响因素分析第34-35页
        3.4.2 第二层影响因素分析第35-37页
        3.4.3 第三层影响因素分析第37-38页
    3.5 结果分析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的测算第40-47页
    4.1 模型的构建第40-42页
        4.1.1 DEA交叉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第40-41页
        4.1.2 基于理想点的灰色DEA交叉评价模型第41-42页
    4.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第42-43页
    4.3 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分析第43-46页
    4.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河南省粮食安全综合评价第47-61页
    5.1 模型的构建第47-50页
        5.1.1 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7-48页
        5.1.2 基于混合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两阶段灰色聚类模型第48-50页
    5.2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第50-53页
    5.3 粮食安全评价标准的界定第53-54页
    5.4 河南省粮食安全综合评价第54-60页
    5.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6 河南省粮食安全综合预警第61-69页
    6.1 预测模型的构建第61-63页
        6.1.1 随机权重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第61-62页
        6.1.2 基于随机权重粒子群算法的GM(1,1)模型第62-63页
    6.2 河南省粮食安全综合预警第63-68页
        6.2.1 数据的获取第63-65页
        6.2.2 基于混合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河南省粮食安全综合预警第65-68页
    6.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7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第69-71页
    7.1 研究结论第69页
    7.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ABSTRACT第78-79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小麦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及成本降低的潜力估计
下一篇:视频电子警察闯红灯抓拍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