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5页
    (一)选题依据第10页
    (二)选题目的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4页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页
    (五)创新之处第14-15页
一、法治及其教育相关基本概念概述第15-20页
    (一)法治与法治意识第15-16页
        1、法治第15页
        2、法治意识第15页
        3、法治与法制第15-16页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第16-17页
        1、法治教育第16页
        2、法治教育必要性第16页
        3、法治教育重要性第16-17页
    (三)大学生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第17-20页
        1、育人目标一致性第18页
        2、培养方向相辅性第18页
        3、内容属性关联性第18页
        4、方式方法互补性第18-20页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调查第20-23页
    (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基本情况第20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第20-23页
        1、大学生法治教育取得的成绩第20页
        2、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第20-23页
三、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形成的因素第23-31页
    (一)学校因素第23-24页
        1、课堂的教学趣味性有待于加强第23页
        2、重理论轻实践第23-24页
        3、程序规范有所欠缺第24页
    (二)家庭因素第24-26页
        1、家庭法治氛围不够浓厚第25页
        2、教育方式较为简单第25页
        3、部分忽视法治意识的培养第25-26页
    (三)社会环境第26-28页
        1、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第26-27页
        2、新媒体运用不当的负面影响第27-28页
        3、一些违法现象发生的不良影响第28页
    (四)个人因素第28-31页
        1、法治意识存在着书面化现象第28-29页
        2、法治信仰存在着缺失第29页
        3、社会责任感有所淡化第29页
        4、存在知行脱节现象第29-31页
四、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对策第31-39页
    (一)提高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性第31-33页
        1、增强学校法治教育趣味性第31-32页
        2、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第32页
        3、强化大学生法治主体意识第32页
        4、加强大学生法治实践的参与第32-33页
    (二)发挥家庭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第33-34页
        1、提高家庭成员自身法治素养第33-34页
        2、改善家庭法治教育方式第34页
        3、营造和谐温馨家庭环境第34页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第34-37页
        1、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第35页
        2、充分发挥媒体的普法作用第35-36页
        3、注重公众人物的榜样引领作用第36页
        4、加强全民普法教育宣传第36-37页
    (四)引导大学生参加法治实践第37-39页
        1、积极参与社会法治实践第37-38页
        2、争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第38-39页
结束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后记第43-44页
附录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创”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担保物权审判实务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