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目录 | 第13-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1 印度梨形孢简介 | 第16-17页 |
·印度梨形孢的分类地位与寄主范围 | 第16页 |
·印度梨形孢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异同点 | 第16-17页 |
·印度梨形孢的基因组 | 第17页 |
2 印度梨形孢对寄主植物的促生作用 | 第17-22页 |
·印度梨形孢在寄主植物根部的定殖 | 第17-19页 |
·植物激素在印度梨形孢与寄主植物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印度梨形孢促进寄主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 第20-21页 |
·印度梨形孢培养滤液对寄主的作用 | 第21页 |
·印度梨形孢在植物快速繁殖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3 印度梨形孢对药用植物的影响 | 第22-23页 |
4 印度梨形孢与植物的抗逆性 | 第23-25页 |
·植物的抗旱性 | 第23页 |
·抗氧化酶活性与干旱胁迫的关系 | 第23页 |
·植物抗旱性的分子机制 | 第23-25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印度梨形孢与油菜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26-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供试菌株与油菜品种 | 第26页 |
·供试菌株 | 第26页 |
·供试油菜品种 | 第26页 |
·供试培养基及其配制 | 第26-30页 |
·印度梨形孢的培养 | 第30页 |
·油菜种子消毒及幼苗的准备 | 第30页 |
·印度梨形孢与油菜幼苗的共培养 | 第30-31页 |
·印度梨形孢在油菜根部定殖的检测 | 第31页 |
·统计分析 | 第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在MS平板上印度梨形孢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在PNM平板上印度梨形孢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2-33页 |
·印度梨形孢在油菜根部的定殖检测 | 第33-3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的促生作用 | 第37-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供试菌株与油菜品种 | 第37页 |
·供试菌株 | 第37页 |
·供试油菜品种 | 第37页 |
·供试培养基及其配制 | 第37-38页 |
·印度梨形孢的培养 | 第38页 |
·油菜种子消毒及幼苗的准备 | 第38页 |
·印度梨形孢与油菜幼苗的共培养 | 第38页 |
·将油菜幼苗转移至基质中培养 | 第38页 |
·油菜苗生长各阶段生物参数测定 | 第38-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8页 |
·印度梨形孢对共培养油菜幼苗鲜重、干重的影响 | 第39页 |
·与印度梨形孢共培养15天后转移到基质中的生长情况 | 第39-43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叶片数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主根长度的影响 | 第41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叶柄长度及叶面积大小的影响 | 第41-42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植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 | 第42-43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抽薹的影响 | 第43-45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茎秆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开花的影响 | 第46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株高和分枝数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印度梨形孢诱导油菜的抗旱性及其机理 | 第50-6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油菜苗准备 | 第50页 |
·干旱胁迫处理 | 第50-51页 |
·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测定 | 第51页 |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51页 |
·酶液的提取 | 第51页 |
·SOD、POD和CAT活性的测定 | 第51页 |
·油菜干旱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51-54页 |
·样本总RNA的提取 | 第51-52页 |
·总RNA质量检测 | 第52页 |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52-53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53-54页 |
·统计分析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油菜的生长 | 第54-55页 |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油菜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第55页 |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油菜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 | 第55-56页 |
·干旱胁迫下各处理油菜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 | 第56-58页 |
·干旱胁迫下干旱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58-6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0-64页 |
第五章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菜籽品质性状的改善及其机理 | 第64-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油菜籽和油菜叶片样本来源 | 第64页 |
·油菜籽品质参数测定(NIRS扫描) | 第64-65页 |
·油菜籽和油菜叶片中元素含量分析 | 第65页 |
·油菜籽和油菜叶片样本的前处理 | 第65页 |
·油菜籽和油菜叶片中元素含量分析 | 第65页 |
·油菜籽中芥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65-67页 |
·油菜籽样本的准备 | 第65-66页 |
·样本总RNA的提取 | 第66页 |
·总RNA质量检测 | 第66页 |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 | 第66-67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67页 |
·统计分析 | 第6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籽品质的影响 | 第67-69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菜籽和叶片中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印度梨形孢对油菜种子中芥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70-7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2-75页 |
第六章 展望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