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视商业广告传播伦理失范研究理论综述 | 第15-31页 |
·广告传播伦理研究 | 第15-20页 |
·电视商业广告的内涵类型、发展历程及有关伦理研究 | 第20-31页 |
第三章 电视商业广告传播伦理失范的表现形式 | 第31-38页 |
·虚假广告 | 第31-32页 |
·误导广告 | 第32页 |
·恶俗广告 | 第32-33页 |
·新闻广告 | 第33-34页 |
·不正当比较广告 | 第34-35页 |
·儿童广告 | 第35-36页 |
·情色广告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电视商业广告传播伦理失范的成因分析 | 第38-44页 |
·电视广告业自身发展的内在矛盾 | 第38-39页 |
·电视广告业外部环境影响 | 第39页 |
·有关广告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 第39-41页 |
·广告监管缺位 | 第41-42页 |
·广告从业主体素质有待提高 | 第42-43页 |
·受众的自我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电视商业广告摆脱传播伦理失范困境的对策分析 | 第44-50页 |
·完善立法,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 | 第44-45页 |
·加强监管,理顺电视广告的监管体制 | 第45-46页 |
·强化自律,加强电视媒体公信力建设 | 第46-47页 |
·推行绿色广告制度,推动绿色广告传播 | 第47页 |
·加强传播伦理教育,培养优秀的广告人才 | 第47-48页 |
·推动新广告的伦理实践,营造以人为本的电视广告文化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