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科学教育与普及论文

农林院校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第10-12页
     ·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第10-11页
     ·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第11页
     ·生命科学贯通类人才培养已初具规模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选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3-14页
     ·研究对象第13页
     ·研究内容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进展第14-18页
     ·国内主要研究概况第14-15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7页
     ·研究述评第17-18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课程设置的现状与问题第19-32页
   ·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的发展与现状第19-21页
     ·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模式的界定第19页
     ·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的背景第19-20页
     ·生命科学类贯通培养的基本情况第20-21页
   ·培养方案及其课程设置特征第21-26页
     ·培养方案及特征第21-24页
     ·课程设置的基本特征第24-26页
   ·课程设置的评价与问题分析第26-32页
     ·基本情况调研第26-27页
     ·对于调研情况的基本判断第27页
     ·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第27-32页
第三章 课程设置问题的理性分析第32-36页
   ·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第32-33页
     ·课程设置需要科学的教育观第32页
     ·明确通识教育的内涵第32-33页
   ·课程设置的现实矛盾第33-36页
     ·单一的行政化管理束缚个性化教育的发展第34页
     ·单一的评价体系影响教师进行课程研究的积极性第34-36页
第四章 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第36-41页
   ·贯通化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优化第36-38页
     ·课程设置需要广阔的横向覆盖第36页
     ·课程设置需要合理的纵向衔接第36-37页
     ·课程设置需要结合学生发展特点第37-38页
   ·贯通化的课程组织结构与内容的优化第38-39页
     ·课程组织结构类型的贯通化第38-39页
     ·课程内容的优化第39页
   ·贯通化课程设置的有序衔接第39-41页
     ·破除过窄的专业教育模式第39-40页
     ·开发通识课程,丰富教学内容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个人简介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成孔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与电化学表面修饰研究
下一篇:陕西省旅游资源禀赋及开发的区域差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