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概念的界定及实践概况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公有公共设施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5页 |
一、 “公有”、“公共”、“设施”的不同含义 | 第12-13页 |
二、 公有公共设施的特征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的构成要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损救济的立法现状和实践操作 | 第17-23页 |
一、 立法上:公有公共设施致损没有纳入国家赔偿范围 | 第17-21页 |
二、 实践中: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的处理途径比较混乱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应当纳入我国国家赔偿的范围 | 第23-29页 |
第一节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必要性 | 第23-27页 |
一、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本应列入国家赔偿范围 | 第23-25页 |
二、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纳入国家赔偿有助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将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纳入国家赔偿范围的可行性 | 第27-29页 |
一、 顺应形势变化和需求,以强化国家责任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 第27页 |
二、 顺应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以强化国家责任助推依法行政 | 第27-28页 |
三、 赔偿资金来源及负担完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保险等方式有效解决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国家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国家赔偿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的无过错归责原则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公有公共设施无过错责任原则下的免责事由 | 第33-35页 |
一、 不可抗力 | 第33-34页 |
二、 受害人故意 | 第34页 |
三、 第三人过错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对公有公共设施致损国家赔偿制度的程序建构 | 第35-43页 |
第一节 赔偿请求人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赔偿义务机关 | 第37-39页 |
第三节 赔偿的方式、范围及标准 | 第39-42页 |
一、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的赔偿方式 | 第39-40页 |
二、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的赔偿范围 | 第40-41页 |
三、 公有公共设施致损的赔偿标准 | 第41-42页 |
第四节 赔偿请求程序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