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视觉残障者的景观设计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8-9页 |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9-12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预期结果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视觉残障者的基本概念 | 第13-20页 |
·残障的定义与分类 | 第13-14页 |
·残障的定义 | 第13页 |
·障碍的分类 | 第13-14页 |
·社会对待残障人士的观念及其转变 | 第14-16页 |
·视觉残障者的定义及分类 | 第16页 |
·视觉残障者的环境需求 | 第16-20页 |
·视觉残障者的心理特征 | 第17页 |
·视觉残障者的环境需求 | 第17-20页 |
第三章 视觉残障者的感官特点 | 第20-27页 |
·视觉以外的感官体验 | 第20-21页 |
·感官间存在替代补偿性 | 第21-22页 |
·视觉残障者的感官特点 | 第22-25页 |
·视觉残障者的听觉感官特点 | 第22-23页 |
·视觉残障者的触觉感官特点 | 第23-24页 |
·视觉残障者的嗅觉感官特点 | 第24-25页 |
·综合各项感官进行景观设计 | 第25-27页 |
第四章 针对视觉残障者的道路设计 | 第27-34页 |
·盲人的行走方式 | 第27-29页 |
·利用盲杖进行定向行走 | 第28页 |
·触觉、听觉协同"看"路 | 第28-29页 |
·适用于视觉残障者的道路设计要求 | 第29-32页 |
·对于布局的要求 | 第29页 |
·对于宽度的要求 | 第29-30页 |
·对于盲道的要求 | 第30-31页 |
·对于坡道的要求 | 第31-32页 |
·多样的道路材质激发脚底的触感 | 第32-33页 |
·鲜明的道路颜色刺激残余视觉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针对视觉残障者的水体设计 | 第34-44页 |
·水体形式 | 第34-37页 |
·静水 | 第34页 |
·动水 | 第34-37页 |
·水景对于视觉障碍者的应用效果 | 第37-41页 |
·促进景观的整体效果 | 第37-38页 |
·通过听觉感知水声的变化万千 | 第38页 |
·通过触觉感知水体的清凉湿润 | 第38-39页 |
·通过嗅觉感知空气的湿度差异 | 第39-40页 |
·帮助视觉残障者定向定位 | 第40-41页 |
·上海辰山植物园盲人园中的水景设计 | 第41-44页 |
第六章 针对视觉障碍者的绿化设计 | 第44-54页 |
·植物的质感 | 第44-46页 |
·植物的叶形影响植物的质感 | 第44-45页 |
·树皮的纹理影响植物的质感 | 第45-46页 |
·植物的气味 | 第46-49页 |
·芳香植物 | 第46-47页 |
·花香反映四季时令变化 | 第47-49页 |
·嗅觉感受引发的意境美 | 第49页 |
·植物的"声音" | 第49-51页 |
·植物借助外力发出声响 | 第50页 |
·听觉感受引发的意境美 | 第50-51页 |
·结合各项感官进行植物造景 | 第51-54页 |
第七章 针对视觉残障者的公共设施设计 | 第54-61页 |
·公共座椅 | 第54-55页 |
·座椅材质 | 第54-55页 |
·座椅尺度和功能要求 | 第55页 |
·引导标识 | 第55-58页 |
·障碍者与环境标识 | 第56页 |
·适用于视觉残障者的引导标识 | 第56-58页 |
·卫生设施 | 第58-60页 |
·"中性"卫生间 | 第58页 |
·"家庭式公共卫生间" | 第58-59页 |
·无障碍卫生间 | 第59-60页 |
·公共设施共用化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详细摘要 | 第64-66页 |
Abstract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