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陆诗歌与西晋文学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一、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三、 研究方向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二陆的人生经历和个性思想 | 第13-20页 |
| 一、 由世胄贵族到亡国之余 | 第13-14页 |
| 二、 儒、玄文化冲突的矛盾体 | 第14-17页 |
| 三、 潜在的悲剧性格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二陆诗歌对西晋文学的承传 | 第20-28页 |
| 一、 二陆诗歌对建安文学诗歌创作的继承 | 第20-21页 |
| 二、 二陆诗歌在西晋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 第21-28页 |
| (一) 拟古诗——袭故而弥新 | 第22-25页 |
| (二) 乐府诗——五言冠冕,文词命世 | 第25-26页 |
| (三) 陆云诗——重辞采,引风尚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二陆在文学理论上的创新 | 第28-41页 |
| 一、 诗缘情 | 第28-32页 |
| (一) 从“诗言志”到“诗言情”的转变 | 第28-29页 |
| (二) “诗缘情”的理论创新 | 第29-30页 |
| (三) “诗缘情”在诗歌中的体现 | 第30-32页 |
| 二、 贵妍说 | 第32-34页 |
| (一) 注重修饰语的运用 | 第33页 |
| (二) 动词的锤炼 | 第33页 |
| (三) 音乐和谐之美 | 第33-34页 |
| 三、 《典论论文》与《文赋》文学价值之比较略论 | 第34-38页 |
| (一) 在文体上的比较 | 第35-36页 |
| (二) 作家的个性文采与创作风格的比较 | 第36-37页 |
| (三) 文学审美标准方面的比较 | 第37-38页 |
| 四、 陆云诗歌的审美追求 | 第38-41页 |
| 第五章 二陆诗文对西晋文坛及后世文学的影响 | 第41-43页 |
| 结语 | 第43-45页 |
| 注释 | 第45-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