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从依恋和分离—个体化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关于隔代教养的研究 | 第12-16页 |
·隔代教养的涵义 | 第12页 |
·造成隔代教养的原因 | 第12-13页 |
·隔代教养的利弊 | 第13-14页 |
·对待隔代教养的策略 | 第14-16页 |
·依恋理论及其研究 | 第16-19页 |
·依恋理论概述 | 第16页 |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 | 第16-17页 |
·成人依恋研究概述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页 |
·分离-个体化理论 | 第19-20页 |
·依恋与分离是互补的关系 | 第20-21页 |
·本文对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3页 |
·隔代教养 | 第21页 |
·依恋 | 第21页 |
·分离-个体化 | 第21-22页 |
·重要他人 | 第22-23页 |
第3章 研究的过程 | 第23-28页 |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23-24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4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4页 |
·研究实施与信度、效度 | 第24-26页 |
·研究的基本过程 | 第24-25页 |
·研究场所的选择 | 第25-26页 |
·研究的效度 | 第26页 |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26-28页 |
第4章 隔代教养儿童的生活和环境状况 | 第28-34页 |
·访谈对象隔代教养的基本状况 | 第28页 |
·访谈对象的基本生活和环境状况 | 第28-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5章 隔代教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 第34-56页 |
·浓郁的祖孙情缘 | 第34-40页 |
·血缘相传,祖孙情深 | 第34-36页 |
·亲密无间,祖孙互动 | 第36-37页 |
·意义深远,祖辈教育 | 第37-38页 |
·痛苦遗憾,祖辈去世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难以言说的亲子关系 | 第40-49页 |
·“所有人都很爱我” | 第41-43页 |
·艰难的亲子关系 | 第43-49页 |
·走向独立的自我 | 第49-53页 |
·一直在寻找的安全感 | 第50-51页 |
·无依无靠的孤独感 | 第51-52页 |
·渴望真正的独立 | 第52页 |
·有过去烙印的人际关系 | 第52-53页 |
·我看隔代教养 | 第53-56页 |
·隔代教养的弊端 | 第53-54页 |
·隔代教养的益处 | 第54-55页 |
·隔代教养的影响 | 第55-56页 |
第6章 总结、反思与建议 | 第56-63页 |
·总结 | 第56-59页 |
·隔代教养的原因 | 第56-57页 |
·隔代教养大学生的依恋和分离-个体化状况 | 第57-59页 |
·反思 | 第59-61页 |
·研究者本人的反思 | 第59-60页 |
·对访谈对象的反思 | 第60-61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61页 |
·建议 | 第61-63页 |
·给祖辈的建议 | 第61页 |
·对家长的建议 | 第61-62页 |
·对隔代教养儿童的建议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