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转C4基因(PEPC&PPDK)水稻光合生理及耐光抑制特性的研究

目录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1 光合作用机理研究第9-11页
   ·光合作用研究意义第9-10页
   ·C_3植物和C_4植物的生物学差异第10-11页
 2 光合速率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第11-13页
   ·光合速率与作物产量第11-12页
   ·水稻功能叶的光合作用第12页
   ·水稻功能叶的荧光动力分析第12-13页
 3 转基因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第13-15页
   ·转PEPC基因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第13-14页
   ·转基因水稻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4. 转PEPC基因植物光抑制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第15-19页
   ·光抑制的概念及作用机理第15-16页
   ·转基因水稻光抑制过程中的保护酶活性第16-18页
   ·转基因水稻光抑制过程中相关研究第18-19页
第二章 :转基因水稻孕穗期光合生理日变化第19-30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供试材料第19页
   ·实验方法第19-20页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0页
   ·净光合速率(Pn)的测定第20页
   ·粗酶液的提取第20页
   ·SOD(超氧化物岐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20页
   ·O_2~-(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MDA(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28页
   ·南京地区夏季晴天田间光强和温度的日变化第20-22页
   ·孕穗期晴天转基因水稻R2P和原种水稻R299的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第22页
   ·孕穗期晴天转基因水稻R2P和原种水稻R299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第22-25页
   ·抗氧化系统部分酶活性的日变化第25-27页
   ·MDA和O_2~-产生速率的日变化第27-28页
 3 讨论第28-30页
第三章 :转基因水稻生殖生长期功能叶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第30-38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供试材料第30页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0页
   ·叶片光合速率的测定第30-31页
   ·粗酶液的提取第31页
   ·SOD(超氧化物岐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31页
   ·O_2~-(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MDA(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第31-33页
   ·水稻叶片的SOD(超氧化物岐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第33-35页
   ·水稻叶片的O_2~-(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MDA(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第35-36页
 3. 讨论第36-38页
第四章 转基因水稻耐光抑制和光氧化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第38-49页
 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供试材料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人工光氧化处理第38-39页
     ·光合速率对光强和温度的响应曲线的绘制第39页
   ·功能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39页
   ·净光合速率(Pn)的测定第39页
   ·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9页
   ·粗酶液的提取第39页
   ·SOD(超氧化物岐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POD(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39页
   ·O_2~-(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MDA(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39-40页
 2. 实验结果第40-47页
   ·光合速率对光强和温度的响应曲线第40-41页
   ·光抑制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第41-43页
   ·光氧化条件下转PEPC&PPDK双基因水稻的光合特性第43-46页
     ·抗氧化系统酶活性的变化第43-45页
     ·过氧化产物MDA和O_2~-生成速率的变化第45-46页
   ·光氧化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变化第46页
   ·光氧化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第46-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气CO2浓度升高下稻田土壤甲烷氧化的微生物调控机理
下一篇:霍山石斛的分子鉴定及其遗传多样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