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逻辑框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11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回顾 | 第12-20页 |
·垂直专业化分工内涵 | 第12页 |
·垂直专业化分工动因 | 第12-14页 |
·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测算 | 第14-15页 |
·垂直专业化分工作用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15-17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垂直专业化分工作用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7-18页 |
·凯恩斯主义国际贸易就业理论 | 第18页 |
·两缺口理论 | 第18-19页 |
·坎普贝尔研究 | 第19页 |
·邓宁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19-20页 |
3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现状及国际比较 | 第20-33页 |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特点 | 第20-24页 |
·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计算 | 第24-28页 |
·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程度计算:总体视角 | 第24-25页 |
·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计算:分行业视角 | 第25-28页 |
·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国际比较 | 第28-33页 |
·中国与发达国家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 | 第28-30页 |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比较 | 第30-33页 |
4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情况分析 | 第33-43页 |
·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工资水平总体分析 | 第34-36页 |
·分割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工资水平分析 | 第36-43页 |
·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水平 | 第36-39页 |
·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水平 | 第39-43页 |
5 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工资的影响分析 | 第43-56页 |
·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水平作用机制分析 | 第43-44页 |
·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及工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4-56页 |
·模型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第45-47页 |
·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总就业、总工资之间的协整关系分析 | 第47-50页 |
·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分割后劳动力市场就业、工资之间的协整关系分析 | 第50-56页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6-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政策建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