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归精血汤加减治疗(虚证)月经过少的临床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资料和方法 | 第10-17页 |
| ·观察对象 | 第10-12页 |
| ·病例来源 | 第10页 |
| ·诊断标准 | 第10页 |
| ·中医虚证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1-12页 |
| ·研究步骤及方法 | 第12-17页 |
| ·方案设计 | 第12页 |
| ·治疗方案 | 第12-13页 |
| ·观察指标 | 第13-14页 |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4-16页 |
| ·统计方法 | 第16-17页 |
| 2 临床观察结果 | 第17-33页 |
| ·一般资料 | 第17-24页 |
| ·年龄 | 第17-18页 |
| ·病程 | 第18-19页 |
| ·职业 | 第19-20页 |
| ·孕产次 | 第20-21页 |
| ·月经减少的情况 | 第21-22页 |
| ·行经时间的情况 | 第22-23页 |
| ·月经过少原因的分类 | 第23-24页 |
| ·治疗前后疗效及积分情况比较 | 第24-29页 |
| ·治疗后月经量疗效 | 第24-25页 |
| ·治疗后患者综合疗效结果 | 第25-26页 |
| ·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比较 | 第26页 |
| ·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情况比较 | 第26-27页 |
| ·治疗前后次症积分情况比较 | 第27-28页 |
| ·治疗前后中医综合积分状况比较 | 第28页 |
| ·治疗前后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比较 | 第28-29页 |
| ·相关因素与疗效 | 第29-33页 |
| ·年龄与疗效 | 第29页 |
| ·病程与疗效 | 第29-30页 |
| ·职业与疗效 | 第30页 |
| ·孕产次与疗效 | 第30-31页 |
| ·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的关系 | 第31-32页 |
| ·无痛人流与病程 | 第32页 |
| ·无痛人流与月经量减少的情况的相关性 | 第32-33页 |
| 3. 讨论 | 第33-43页 |
| ·中医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 第33-36页 |
| ·中医对月经过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33-35页 |
| ·中医从肾、肝、脾治疗月经过少 | 第35-36页 |
| ·西医学对月经过少的主要认识 | 第36-37页 |
| ·参归精血汤的组方分析及配伍特点 | 第37-39页 |
| ·参归精血汤的药物组成及配伍特点 | 第38页 |
| ·参归精血汤的临床用药加减 | 第38页 |
| ·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38-39页 |
| ·参归精血汤治疗月经过少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 第39-43页 |
| 4. 结论 | 第43-44页 |
| 5. 问题与展望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综述 | 第48-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附件1 | 第65-71页 |
| 附件2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