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0-15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及使用现状 | 第10-15页 |
| ·研究运用的基本理论综述 | 第15-18页 |
| ·TRIZ的起源 | 第15-16页 |
| ·TRIZ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16-17页 |
| ·TRIZ的现实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17-18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8-20页 |
| 第2章 自动售货机的进化演变 | 第20-34页 |
| ·零售形式发展进化 | 第20-23页 |
| ·人类历史上的几次零售革命 | 第20-22页 |
| ·自动售货机在零售业中的优势 | 第22-23页 |
| ·自动售货机的产生与发展进程 | 第23-33页 |
| ·自动售货机的产生 | 第23-27页 |
| ·自动售货机的售货种类 | 第27-30页 |
| ·结算形式的进化 | 第30-32页 |
| ·自动售货机的社会应用价值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基于TRIZ的自动售货机技术成熟度分析与预测 | 第34-52页 |
|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 第34-35页 |
| ·技术系统 | 第34-35页 |
| ·技术系统进化论 | 第35页 |
| ·技术系统进化模式 | 第35-39页 |
| ·进化模式一:技术系统生命周期 | 第35-36页 |
| ·进化模式二:提高理想度 | 第36-37页 |
| ·进化模式三: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 | 第37-38页 |
| ·进化模式四:增加系统的动态性和可控性 | 第38页 |
| ·进化模式五:通过集成增加系统功能,再逐渐简化系统 | 第38页 |
| ·进化模式六:子系统协调性进化 | 第38页 |
| ·进化模式七:由宏观系统向微观系统进化 | 第38-39页 |
| ·进化模式八: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第39页 |
| ·进化模式九:系统的分割 | 第39页 |
| ·进化模式十:改善物质结构 | 第39页 |
| ·进化模式十一:系统元件的一般化处理 | 第39页 |
| ·技术成熟度预测 | 第39-43页 |
| ·技术成熟度预测方法 | 第40-41页 |
| ·技术进化与创新 | 第41-43页 |
| ·自动售货机技术成熟度分析及预测 | 第43-50页 |
| ·自动售货机技术成熟度分析 | 第43-48页 |
| ·技术预测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4章 自动售货机现存问题分析 | 第52-66页 |
| ·自动售货机 | 第52-53页 |
| ·自动售货机结构与功能划分 | 第52-53页 |
| ·自动售货机外观介绍 | 第53页 |
| ·自动售货机现存问题调查及分析 | 第53-64页 |
| ·现存问题调查 | 第54页 |
|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第54-63页 |
| ·分析结果分类总结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5章 基于TRIZ理论的自动售货机创新设计求解 | 第66-82页 |
| ·矛盾 | 第66-67页 |
| ·矛盾的定义 | 第66页 |
| ·矛盾的分类 | 第66-67页 |
| ·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 第67-69页 |
| ·39项标准参数 | 第67页 |
| ·40条发明创造原理 | 第67页 |
| ·矛盾解决矩阵 | 第67-68页 |
| ·技术矛盾的解决过程 | 第68-69页 |
| ·物理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 第69-70页 |
| ·物理矛盾的定义及表述 | 第69-70页 |
| ·分离原理 | 第70页 |
| ·基于矛盾解决原理的现有问题分析 | 第70-74页 |
| ·现有问题分类 | 第70-71页 |
| ·基于矛盾矩阵的技术矛盾求解 | 第71-73页 |
| ·基于分离原理的物理矛盾求解 | 第73-74页 |
| ·创新方案构想 | 第74-80页 |
| ·方案一 | 第74-75页 |
| ·方案二 | 第75-77页 |
| ·方案三 | 第77-79页 |
| ·方案四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附录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