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嘉线火头湾运河大桥结构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概述 | 第11-13页 |
| ·连续梁桥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 ·连续梁桥的发展趋势 | 第13页 |
| ·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 | 第13-14页 |
| ·连续梁桥的构造特点 | 第14-16页 |
| ·立面布置 | 第14-15页 |
| ·横向布置 | 第15页 |
| ·预应力筋构造 | 第15-16页 |
| ·连续梁桥悬臂施工的特点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桥梁施工控制理论 | 第18-27页 |
| ·施工控制的原则 | 第18-19页 |
| ·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19-21页 |
| ·施工控制系统 | 第21-23页 |
|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施工控制中的系统辨识和误差调整 | 第24-27页 |
| ·引起结构状态偏差的设计参数 | 第25页 |
| ·施工控制中的误差调整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火头湾运河大桥施工控制简介 | 第27-39页 |
| ·工程概况 | 第27-31页 |
| ·主桥箱梁 | 第29-30页 |
| ·主墩及基础 | 第30页 |
| ·过渡墩及基础 | 第30-31页 |
| ·桥台 | 第31页 |
| ·施工顺序 | 第31-34页 |
| ·施工控制内容 | 第34-37页 |
| ·应力与高程的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 | 第34-35页 |
| ·应力监测 | 第35-36页 |
| ·主梁线形及墩沉降监测 | 第36-37页 |
| ·主梁顺桥向位移监测 | 第37页 |
| ·主墩及主梁的温度场监测 | 第37页 |
| ·测试周期及具体测试时间 | 第37-39页 |
| ·测试周期 | 第37-38页 |
| ·具体测试时间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结构分析方法与计算 | 第39-55页 |
| ·结构分析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 ·前进分析法 | 第39页 |
| ·倒退分析法 | 第39-40页 |
| ·无应力状态法 | 第40页 |
| ·结构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40-41页 |
| ·结构分析计算 | 第41-55页 |
| ·仿真分析 | 第41-45页 |
| ·挠度计算 | 第45-49页 |
| ·预拱度设置与计算 | 第49-52页 |
| ·应力计算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温度效应对控制成果影响分析 | 第55-64页 |
| ·温度应力简介 | 第55页 |
| ·日照温差的影响分析 | 第55-59页 |
| ·年温差的影响分析 | 第59-63页 |
| ·合理合拢时间的选择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主桥箱梁控制成果分析 | 第64-77页 |
| ·平面线形数据分析 | 第64-65页 |
| ·立面线形数据分析 | 第65-67页 |
| ·线形控制结论 | 第67页 |
| ·应力数据分析 | 第67-76页 |
| ·应力控制结论 | 第76-77页 |
| 第七章 结语 | 第77-79页 |
| ·本文总结 | 第77-78页 |
|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