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认知无线电协同频谱感知技术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8-21页
     ·认知无线电:未来无线通信领域“下一个大事件”第18-20页
     ·频谱感知:认知无线电走向实际应用的基石第20-21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第21-23页
   ·论文结构第23-24页
第二章 频谱感知中的多用户协同第24-40页
   ·单用户频谱感知的局限性第24-27页
     ·“隐藏终端”与“接收机不确定性”问题第25-26页
     ·感知灵敏度与“信噪比墙”第26-27页
   ·协同感知频谱的系统结构第27-29页
   ·协同频谱感知的基本要素第29-36页
     ·本地感知技术第29-32页
     ·控制信道第32-33页
     ·数据融合技术第33-36页
   ·系统设计:安全性问题第36-38页
   ·系统设计:其它考虑因素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基于信任度和证据理论的协同感知方法第40-53页
   ·系统描述第41-44页
     ·本地感知第42-43页
     ·集中决策第43-44页
   ·基于信任度和证据理论的协同感知方法第44-48页
     ·D-S 证据理论第44-45页
     ·感知结果的“信任度”计算第45-47页
     ·基于证据理论的集中决策第47-48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非理想控制信道环境中的协同感知第53-66页
   ·控制信道传输错误对协同感知性能影响第53-56页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第53-54页
     ·感知性能影响分析第54-55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小结第56页
   ·最优协同感知用户数分析第56-63页
     ·系统模型第57-59页
     ·感知性能与参与用户数的关系第59-62页
     ·数值结果与分析第62-63页
     ·小结第63页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五章 恶意用户环境中的安全协同感知第66-103页
   ·恶意用户行为影响分析第66-81页
     ·问题描述与模型建立第66-68页
     ·影响分析第68-75页
     ·数值与仿真结果分析第75-80页
     ·小结第80-81页
   ·信任节点辅助的基于信誉度的安全协同感知方法第81-92页
     ·研究动机和算法思想第81-82页
     ·系统模型第82-84页
     ·信任节点辅助的基于信誉度的安全协同感知第84-87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87-92页
     ·小结第92页
   ·基于硬判决融合的协同感知恶意用户攻击缓解策略第92-101页
     ·研究动机第92页
     ·系统模型第92-93页
     ·分级安全感知方法第93-94页
     ·最优审查门限计算第94-96页
     ·感知性能分析第96-97页
     ·数值与仿真结果分析第97-101页
     ·小结第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03-105页
   ·本文贡献第103-104页
   ·下一步待完善工作的建议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2页
附录A第112-113页
附录B第113-115页
个人简历第115-1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6-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感知字典的稀疏重建算法研究
下一篇:片上共面波导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