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迪斯尼配角符号及其类型化表现 | 第15-24页 |
·“配角”:一个核心经典符号的由来 | 第15-18页 |
·迪斯尼动画电影中从未缺失的配角 | 第15-16页 |
·模式化的主配搭配形成经典 | 第16-18页 |
·类型化:几种经典配角形象分析 | 第18-24页 |
·爱情题材与“七个小矮人”式的幽默和戏谑 | 第18-20页 |
·成长题材与“神奇魔法师”式的引导和教诲 | 第20-21页 |
·冒险题材与“会说话兔子”式的冒险和奇遇 | 第21-24页 |
第三章 配角在经典叙事中的功能化分析 | 第24-43页 |
·配角塑造奠定经典叙事风格 | 第25-36页 |
·卡通化造型奠定美术风格 | 第25-29页 |
·喜剧式表演凸显娱乐精神 | 第29-33页 |
·人性化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反映主题 | 第33-36页 |
·与时俱进:迪斯尼配角形象运用的变迁 | 第36-43页 |
·性格特点:由扁型性格向圆型性格的变迁 | 第37-38页 |
·喜剧表演形式:由“独幕”向整体渗透的迁移 | 第38-39页 |
·叙事功能:由娱乐向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主题转变 | 第39-40页 |
·传统配角的现代回归——《四眼天鸡》的 21 世纪变迁 | 第40-43页 |
第四章 经典配角策略的广泛应用 | 第43-51页 |
·怪物史莱克的朋友们——梦工厂的借鉴与颠覆 | 第43-45页 |
·《天空之城》的天空海盗——宫崎骏的借鉴与创新 | 第45-47页 |
·《宝莲灯》的小猴子——中国商业动画电影初探 | 第47-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词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