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刑事证人作证的基本概述 | 第9-13页 |
(一) 刑事证人 | 第9-10页 |
1. 刑事证人的界定 | 第9页 |
2. 刑事证人的资格 | 第9-10页 |
(二) 证人作证行为的法律性质 | 第10-13页 |
1. 作为义务的证人作证行为 | 第10-11页 |
2. 作为权利的证人作证行为 | 第11页 |
3. 证人的作证行为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第11-13页 |
二、证人作证的理论基础与立法现状 | 第13-21页 |
(一) 证人作证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第13页 |
2. 司法公正论 | 第13-14页 |
3. 人权保障理论 | 第14页 |
4. 权利义务相一致论 | 第14-15页 |
5. 刑事诉讼效率论 | 第15页 |
(二) 证人作证的立法现状 | 第15-21页 |
1. 国内立法 | 第15-16页 |
2. 国外立法 | 第16-17页 |
3. 我国证人作证在立法上的缺陷 | 第17-18页 |
4. 国外证人作证立法状况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18-21页 |
三、证人作证的权利 | 第21-27页 |
(一) 证人作证权利的几种学说 | 第22-23页 |
1. 自由说 | 第22页 |
2. 利益说 | 第22页 |
3. 能力与资格说 | 第22-23页 |
(二) 证人作证权利的法律规定 | 第23-25页 |
1. 我国刑事诉讼中关于证人作证的权利 | 第23-24页 |
2. 国外有关国家关于证人作证权利的规定 | 第24-25页 |
(三) 证人作证权利的保护 | 第25-27页 |
1. 国内法律对证人作证权利保护的规定 | 第25页 |
2. 国外有关对证人作证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 | 第25-26页 |
3. 国外证人作证权利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7页 |
四、证人作证的义务 | 第27-34页 |
(一) 证人作证义务的基本内容 | 第27-29页 |
1. 如实陈述义务 | 第27页 |
2. 出庭作证义务 | 第27-29页 |
(二) 证人作证义务的法律规定 | 第29-30页 |
1.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义务的法律规定 | 第29页 |
2. 国外有关国家关于证人作证义务的规定 | 第29-30页 |
(三) 证人违反作证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30-34页 |
1. 国内 | 第30-31页 |
2. 国外 | 第31-32页 |
3. 国外保障证人作证义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五、传闻法则、对质权、直接言词原则视野下的我国刑事证人作证权利和义务 | 第34-38页 |
(一) 传闻法则、对质权、直接言词原则 | 第34-35页 |
(二) 我国现状 | 第35-38页 |
1. 证人不出庭作证 | 第35-36页 |
2. 我国证人作证的权利与义务的不明确性 | 第36-37页 |
3. 无对质权语境下的中国刑事审判 | 第37-38页 |
六、完善证人作证权利与义务 | 第38-41页 |
(一) 建立直接言词原则,赋予当事人对质权 | 第38-39页 |
(二) 在立法上明确证人作证的权利与义务 | 第39页 |
(三) 从社会大环境上增强证人的法律意识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