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靠性品质的快运产品设计问题的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1 绪论 | 第13-29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 ·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研究 | 第16-19页 |
| ·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 | 第19-23页 |
| ·既有研究总结 | 第23-25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9页 |
| 2 快运产品设计的理论框架 | 第29-73页 |
| ·快运产品设计问题分析 | 第29-38页 |
| ·快运产品的定义 | 第29-32页 |
| ·快运产品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 ·其他交通运输产品设计 | 第34-38页 |
| ·基于QoS的快运产品设计框架 | 第38-45页 |
| ·快运网络的QoS分析 | 第38-41页 |
| ·快运产品设计理论框架 | 第41-44页 |
| ·产品设计的核心内容 | 第44-45页 |
| ·快运产品设计模型 | 第45-66页 |
| ·服务网络设计思想 | 第45-50页 |
| ·形式化模型的构建 | 第50-54页 |
| ·模型与实际问题映射 | 第54-56页 |
| ·模型求解算法分析 | 第56-59页 |
| ·服务链的设计 | 第59-64页 |
| ·服务网络流的分配 | 第64-66页 |
| ·快运产品可靠性分析 | 第66-71页 |
| ·可靠性研究层次的划分 | 第66-68页 |
| ·快运产品可靠性分析 | 第68-70页 |
| ·基于QoS的可靠性指标选择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3 快运服务网络的构建 | 第73-81页 |
| ·快运服务网络的分类 | 第73-74页 |
| ·多种运输方式的表达 | 第74-75页 |
| ·多种运输方式的接续 | 第75-76页 |
| ·服务网络的构建方法 | 第76-80页 |
| ·静态服务网络的构建 | 第76-78页 |
| ·动态服务网络的构建 | 第78-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4 服务网络的能力可靠性研究 | 第81-99页 |
| ·服务网络能力可靠性分析 | 第81-84页 |
| ·服务网络流分析与假设 | 第81-83页 |
| ·能力可靠性分析 | 第83-84页 |
| ·服务网络的能力计算 | 第84-91页 |
| ·服务网络能力定义 | 第84-85页 |
| ·OD间的能力标定 | 第85-88页 |
| ·"Hub-Spoke"网络能力标定 | 第88-89页 |
| ·服务网络的能力裕量 | 第89-91页 |
| ·服务网络的能力可靠性评价 | 第91-95页 |
| ·OD间能力可靠性计算 | 第91-93页 |
| ·整体能力可靠性计算 | 第93-95页 |
| ·算例分析 | 第95-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5 服务网络的时间可靠性研究 | 第99-119页 |
| ·服务网络时间可靠性分析 | 第99-104页 |
| ·快运产品时效性分析 | 第99-101页 |
| ·时效性与服务链关系 | 第101-103页 |
| ·服务网络时间可靠性评价 | 第103-104页 |
| ·时间可靠性评价指标设计 | 第104-107页 |
| ·时间可靠性指标分类 | 第104-105页 |
| ·服务链的时限兑现率 | 第105页 |
| ·服务链的适应性 | 第105-107页 |
| ·服务网络时间可靠性评价 | 第107-114页 |
| ·合理服务链的选择算法 | 第107-110页 |
| ·OD间时限兑现率 | 第110页 |
| ·OD间适应性指标 | 第110-112页 |
| ·服务网络兑现率矩阵 | 第112-113页 |
| ·服务网络的适应性 | 第113-114页 |
| ·算例分析 | 第114-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 6 基于可靠性的快运产品设计 | 第119-145页 |
| ·快运产品设计问题描述 | 第119-120页 |
| ·基于可靠性的产品设计建模 | 第120-125页 |
| ·模型的变量定义 | 第120-121页 |
| ·模型的目标函数 | 第121-122页 |
| ·模型的约束条件 | 第122-124页 |
| ·快运产品设计模型 | 第124页 |
| ·可靠性约束的进一步分析 | 第124-125页 |
| ·模型的求解算法 | 第125-131页 |
| ·主问题的求解 | 第126-128页 |
| ·子问题的求解 | 第128-130页 |
| ·求解算法总图 | 第130-131页 |
| ·实例验证 | 第131-144页 |
| ·基础数据准备 | 第131-135页 |
| ·实例计算过程 | 第135-143页 |
| ·算例结论 | 第143-1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47页 |
|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第145-146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46-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57页 |
| 附录A | 第157-1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161-16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