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农村财政论文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评价与预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0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2-17页
     ·国外财政风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2-13页
     ·国内财政风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3-15页
     ·国内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5-17页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7-20页
第二章 乡镇政府财政职能与现状第20-39页
   ·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制度第20-27页
     ·公共财政的特点与职能第20-24页
     ·公共财政制度第24-27页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职能划分第27-31页
     ·政府间财政职能划分第27-30页
     ·省以下财政体制模式第30-31页
   ·我国地方乡镇财政现状第31-39页
     ·我国地方乡镇财政现状的特征第31-33页
     ·地方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39页
第三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与债务风险第39-60页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概念界定与特征第39-51页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概念界定第39-42页
     ·我国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特征第42-51页
   ·乡镇政府的债务风险第51-60页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概念界定第51-53页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种类第53-55页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特点第55-56页
     ·乡镇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第56-60页
第四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第60-94页
   ·财政与金融风险预警的早期经验第60-63页
   ·综合评价与权重指标确定方法概述第63-76页
     ·综合评价方法第63-68页
     ·指标权重(相对重要性)的确定方法第68-76页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第76-81页
     ·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原则与目标第76页
     ·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基本对象与思路第76-81页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81-85页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81页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评价指标的遴选第81-85页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第85-94页
     ·综合评价指标的定义与构建思路第85-86页
     ·单个评价指标相关参量的确定第86-94页
第五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BP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第94-117页
   ·财政风险预警方法的概述第94-96页
   ·BP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财政风险预警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第96-98页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第98-100页
   ·乡镇政府 BP 人工神经网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第100-110页
     ·人工神经元的结构模型第100-101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第101页
     ·人工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第101-103页
     ·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第103-104页
     ·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第104-110页
   ·BP 人工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 Matlab 实现第110-117页
第六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第117-149页
   ·青岛市属乡镇政府财政状况概述第117-120页
     ·乡镇财政机构及人员情况第117页
     ·乡镇财政的改革与发展第117-119页
     ·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9-120页
   ·青岛市属乡镇政府财政风险评价指标第120-126页
   ·青岛市属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预测与评价第126-149页
第七章 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防范与化解措施第149-157页
   ·防范与化解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基本思路第149页
   ·防范与化解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基本原则第149-150页
   ·防范与化解乡镇政府财政风险的措施建议第150-157页
     ·全面启动债务清偿工作,加大奖补力度,切实化解基层存量债务第150-151页
     ·从源头上减少以致杜绝乡镇政府变相举债投资行为第151-152页
     ·实现乡镇政府的“一级财权”和“一级债权”第152-154页
     ·加强地方债务监管,建立风险防控预警体系第154-155页
     ·提高乡镇政府自身建设能力,加强对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指导第155-157页
第八章 结论第157-160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57-158页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58页
   ·未来的研究工作方向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个人简历第167页
已发表论文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鲜切生姜褐变机理及保鲜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Periostin蛋白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