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文献回顾 | 第10-13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难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6-26页 |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含义 | 第16页 |
·常用指标设置及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第16-19页 |
·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沿革及评论 | 第19-25页 |
·商业银行评级指标体系 | 第19-20页 |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办法 | 第20页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内部经营业绩考评指标体系 | 第20-21页 |
·财政部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1-22页 |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 | 第22-24页 |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操作指引(试行)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3.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常用方法比较 | 第26-36页 |
·若干主要方法的特点及优劣势 | 第26-29页 |
·骆驼评级法 | 第26-27页 |
·杜邦分析法 | 第27-28页 |
·西格玛方法 | 第28-29页 |
·经济附加价值(EVA)方法 | 第29页 |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精髓 | 第29-35页 |
·平衡计分卡的发明和应用 | 第30页 |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精髓 | 第30-34页 |
·平衡计分卡相较于其他评价方法更能满足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要求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4. 苏州农行运用平衡计分卡效果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关于指导思想-BSC理念运用的讨论 | 第36-37页 |
·关于基本内容要点及主指标 | 第37-40页 |
·考核原则 | 第37页 |
·设计的总体思路与基本步骤 | 第37页 |
·确定银行发展战略 | 第37页 |
·苏州农行整体平衡计分卡样式 | 第37-40页 |
·现期可量化观测的各类指标与远景目标如何协调共存 | 第40-42页 |
·与历史实际比较平衡计分卡方法优越于其他考核体系 | 第40-41页 |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平衡计分卡更具成效 | 第41-42页 |
·关于地域特征及具有时期特征的各类目标的考量标准及重要性赋值中的裁量幅度 | 第42-43页 |
·关于操作中的简与繁的矛盾协调 | 第43-46页 |
·体现“人本”理念方面 | 第44页 |
·体现“可持续”理念方面 | 第44页 |
·体现“协调”理念方面 | 第44-45页 |
·体现“全面”理念方面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5. 主要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