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仿真的中控台装配线的合并和平衡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第8页
     ·课题来源第8页
     ·研究内容第8页
   ·公司背景及产品特点第8-9页
   ·课题的意义第9-12页
     ·存在问题第9-10页
     ·解决方法和意义第10-12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8页
   ·汽车行业生产线的现状第12-13页
     ·精益生产第12页
     ·柔性制造技术第12-13页
   ·设施规划第13-15页
     ·设施规划第13-14页
     ·设施布置第14-15页
     ·装配线平衡第15页
   ·计算机仿真的现状第15-18页
     ·计算机仿真介绍第15-16页
     ·Plant Simulation软件介绍第16-18页
第三章 单一产品装配线的平衡第18-41页
   ·装配线平衡介绍第18-23页
     ·装配线平衡概述第18页
     ·装配线平衡的目标第18-21页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第21-22页
     ·装配线平衡方法的比较第22-23页
     ·装配线平衡的评价系数第23页
   ·产品 A 装配线平衡求解第23-33页
     ·运用启发式搜索法进行A 产品装配线平衡求解第23-26页
     ·平衡结果分析第26-27页
     ·动态平衡第27-28页
     ·仿真优化第28-33页
   ·产品B装配线平衡求解第33-41页
     ·运用启发式搜索法进行B产品装配线平衡求解第33-36页
     ·平衡结果分析第36页
     ·平衡改进第36-41页
第四章 装配线合并后的平衡第41-51页
   ·装配线合并的要求和步骤第41页
     ·合并A和B两条装配线的要求第41页
     ·合并的步骤第41页
   ·产品A装配线向B装配线合并第41-47页
     ·A线向B线初步合并第41-43页
     ·动态平衡第43-47页
     ·根据等效工位作业时间进行分析第47页
   ·产品B装配线向A装配线合并第47-51页
     ·B线向A线初步合并第47-49页
     ·方案改进第49页
     ·平衡结果分析第49-51页
第五章 合并前后的装配线布局图研究第51-60页
   ·工艺分析第51页
   ·产品A和B的单一装配线工厂布局图第51-54页
   ·产品A装配线向B装配线合并后的工厂布局图第54-57页
   ·产品B装配线向A装配线合并后的工厂布局图第57-6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3页
   ·结果分析第60-61页
     ·结果比较分析第60页
     ·合并方案选择第60-61页
   ·研究成果第61-62页
   ·本文不足及展望第62-63页
参考资料第63-65页
附录1 程序举例第65-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NSYS的发动机散热器压装方式改进
下一篇:基于价值流图析的汽车密封条精益生产分析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