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B3G/4G通信系统概述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论文安排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页 |
第二章 本文中用到的智能信号处理方法介绍 | 第22-44页 |
·遗传算法 | 第22-24页 |
·参数编码 | 第23-24页 |
·初始群体的选取和计算中群体的大小 | 第24页 |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 第24页 |
·遗传操作设计 | 第24页 |
·模拟退火算法 | 第24-28页 |
·固体退火过程 | 第25-26页 |
·Metropolis准则 | 第26-27页 |
·模拟退火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证据理论 | 第28-38页 |
·证据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第29-32页 |
·证据理论的数学模型 | 第32-37页 |
·证据理论的应用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第三章 MIMO检测 | 第44-80页 |
·基于证据理论的单用户MIMO检测 | 第44-57页 |
·系统模型 | 第45页 |
·DS检测算法 | 第45-53页 |
·DS迭代检测译码算法 | 第53-57页 |
·基于智能算法的多用户MIMO检测 | 第57-70页 |
·系统模型 | 第60-62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用户MIMO检测算法 | 第62-66页 |
·基于模拟退火的多用户MIMO检测算法 | 第66-70页 |
·秩亏损MIMO检测 | 第70-75页 |
·算法流程 | 第70-75页 |
·仿真结果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第四章 SISO-HARQ系统中数据合并算法 | 第80-98页 |
·HARQ技术介绍 | 第80-83页 |
·三种HARQ类型 | 第81-82页 |
·SISO-HARQ系统模型 | 第82-83页 |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SISO-HARQ数据合并算法 | 第83-86页 |
·选择合并 | 第84页 |
·最大比合并 | 第84-86页 |
·等增益合并 | 第86页 |
·基于证据理论的SISO-HARQ数据合并算法 | 第86-93页 |
·SISO-DSC-D | 第86-87页 |
·SISO-DSC-APP | 第87-89页 |
·算法仿真比较 | 第89-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第五章 MIMO-HARQ系统数据合并算法 | 第98-124页 |
·MIMO-HARQ系统模型 | 第98-99页 |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MIMO-HARQ系统数据合并算法 | 第99-102页 |
·ML合并 | 第100-101页 |
·MMSE-post合并 | 第101页 |
·MMSE-LLR合并 | 第101-102页 |
·基于证据理论的MIMO-HARQ系统符号级合并算法 | 第102-113页 |
·算法流程 | 第103-107页 |
·仿真比较 | 第107-110页 |
·复杂度分析 | 第110-113页 |
·基于证据理论的MIMO-HARQ系统比特级合并算法 | 第113-120页 |
·算法流程 | 第113-116页 |
·通用的比特级DS合并算法 | 第116-117页 |
·仿真比较 | 第117-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4-128页 |
·本文主要贡献 | 第124-126页 |
·展望 | 第126-128页 |
附录 缩略语表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