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认知无线电中基于海量频谱监测数据挖掘的动态频谱接入策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2-15页
图目录第15-18页
表目录第18-1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9-40页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9-27页
     ·无线电频谱资源的特点及其重要性第19-20页
     ·无线电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第20-21页
     ·动态频谱接入思想的产生第21-26页
     ·认知无线电是实现动态频谱管理的技术基础第26-27页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27页
   ·认知无线电及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7-32页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27-31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31-32页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2-33页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33-34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0页
第二章 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第40-65页
   ·统计学习与数据挖掘第40-45页
     ·学习问题的一般性描述第40-41页
     ·学习问题的主要形式第41-43页
     ·学习问题的一致性分析第43-44页
     ·数据挖掘技术第44-45页
   ·最优化理论第45-51页
     ·最优化问题的一般描述第45-46页
     ·最优化问题的分类第46-47页
     ·最优解的存在性第47-48页
     ·凸优化问题第48-49页
     ·多阶段决策过程第49-51页
   ·无线电频谱监测第51-57页
     ·监测系统组成第51页
     ·监测选址与设备第51-53页
     ·监测方式与优化第53-55页
     ·监测中的关键技术第55-57页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的模型和应用场景第57-59页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的模型第57-58页
     ·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的应用场景第58-59页
   ·本论文的研究定位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第三章 频谱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第65-90页
   ·国际相关工作介绍第65-66页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第66-70页
     ·数据采集第66-68页
     ·数据预处理第68-70页
   ·信道空闲持续时间分布第70-74页
   ·业务拥塞率分析第74-78页
   ·频谱相关性分析第78-82页
     ·时间相关性第78-80页
     ·频率相关性第80-81页
     ·空间相关性第81-82页
   ·GSM业务频段的使用分析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第四章 频谱测量数据的挖掘与应用第90-112页
   ·数据挖掘概述第90页
   ·基于模式挖掘的频谱预测第90-97页
     ·频繁模式挖掘与预测第91-92页
     ·二维频繁模式挖掘问题描述第92页
     ·算法描述第92-94页
     ·实验结果第94-97页
   ·频谱监测中异常检测的数据挖掘应用第97-106页
     ·背景介绍第97页
     ·异常监测的描述第97-99页
     ·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的异常检测方法第99-102页
     ·异常检测方法的分析第102-103页
     ·实例研究第103-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第五章 动态频谱接入中的性能优化第112-152页
   ·国际相关工作介绍第112页
   ·时隙传输模式下的智能探测决策第112-117页
     ·系统模型第112-114页
     ·问题的规划第114-116页
     ·实验结果第116-117页
   ·信道可用性矢量第117-120页
     ·预备知识第117页
     ·信道可用性矢量的定义第117-118页
     ·信道可用性矢量的更新方式第118-119页
     ·信道可用性矢量的性质分析第119-120页
   ·单用户时隙传输模式下探测时间开销的优化第120-126页
     ·系统模型第120-122页
     ·问题的规划第122-124页
     ·实验结果第124-126页
   ·单用户时隙传输模式下传输速率的优化第126-140页
     ·系统模型第126-129页
     ·问题的规划第129-133页
     ·实验结果第133-138页
     ·讨论第138-140页
   ·非时隙传输模式下信道搜索时间的优化第140-147页
     ·信道搜索的描述第140页
     ·问题的建模第140-145页
     ·实验结果第145-147页
   ·本章小节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52-156页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第152-153页
   ·下一步的工作和研究方向第153-156页
附录 5.5节中的相关证明第156-159页
致谢第159-160页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0-161页
 论文及著作第160页
 申请的专利第160-161页
 参加的项目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观察和对比分析
下一篇:MIMO检测与HARQ合并中的不确定性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