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理论物理学论文--非线性物理学论文--混沌理论论文

不同耦合模式下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混沌的理论基础第13-18页
     ·动力学系统第14页
     ·稳定性分析第14-15页
     ·不动点及其类型、稳定性第15-17页
     ·分岔第17-18页
   ·典型的混沌系统第18-21页
     ·洛伦兹(Lorenz)模型第18-19页
     ·洛斯勒(Rossler)模型第19-20页
     ·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第20-21页
   ·混沌的刻画第21-22页
     ·李雅谱诺夫指数第21-22页
     ·功率谱第22页
     ·庞加莱截面第22页
   ·混沌系统的同步第22-24页
   ·混沌的应用第24-25页
   ·复杂网络简介第25-27页
   ·论文的结构组织第27-29页
第二章 耦合极限环系统的相同步研究第29-39页
   ·引言第29页
   ·Kuramoto模型第29-31页
   ·锁相时系统临界耦合强度的讨论第31-37页
     ·不同参数结构下系统的临界耦合强度值第31-36页
     ·任意参数结构下系统临界耦合强度的下限值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吸引和排斥耦合竞争下混沌振子的动力学行为第39-55页
   ·引言第39-40页
   ·吸引和排斥耦合模型的引入第40页
   ·吸引和排斥耦合竞争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第40-47页
     ·不同耦合强度下系统展现丰富的动力学行为第41-43页
     ·振幅死亡和完全同步共存第43-46页
     ·振幅死亡的失稳过程第46-47页
   ·相位差改变与频率跳变的研究第47-53页
     ·相位差改变与频率跳变的现象第48-49页
     ·转变行为的内在机制研究第49-53页
   ·本章小结与展望第53-55页
第四章 一维随机耦合映像格子模型第55-75页
   ·引言第55-56页
   ·一维近邻耦合映像格子的时空动力学第56-59页
   ·随机重连对时空同步的影响第59-63页
     ·强耦合区随机重连产生时空固定点第60-61页
     ·弱耦合区随机重连产生时空周期同步第61-63页
   ·重连时间周期对时空同步的影响第63-74页
     ·强耦合区快速随机重连产生时空固定点第64页
     ·弱耦合区存在最优的重连时间周期窗口第64-68页
     ·最优重连周期存在的内在机制第68-70页
     ·重连时间周期的奇、偶性对时空同步的不同影响第70页
     ·最有效的重连时间周期第70-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复杂网络间同步的优化连接方式第75-87页
   ·引言第75-76页
   ·同步能力的特征值判断法第76-78页
     ·已有的理论基础第76-77页
     ·判断网络同步能力好坏的参数第77-78页
   ·提高网络间同步能力的优化连接策略第78-82页
     ·网络间同步的优化连接策略的提出第78-81页
     ·验证优化连接策略的普适性第81-82页
   ·增加网络间的耦合强度比网络内的同步效果更好第82-84页
   ·本章小结与展望第84-87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通信系统用户配对算法和协同分集性能研究
下一篇:复杂系统中的演化和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