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规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我国互联网行业概述 | 第11-22页 |
第一节 互联网行业经济运行特点 | 第12-16页 |
一、显著的网络效应 | 第12-14页 |
二、特殊的成本结构 | 第14页 |
三、频繁的投资并购 | 第14-15页 |
四、巨大的行业风险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互联网行业垄断状况 | 第16-22页 |
一、互联网行业垄断概述 | 第17-21页 |
二、互联网行业垄断的特殊表现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反垄断法的基础理论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结构主义到行为主义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相关市场的界定 | 第24-25页 |
第四节 本身违法原则到合理原则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互联网行业对反垄断法的挑战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对垄断力量认定的挑战 | 第27-28页 |
一、价格理论适用的局限性 | 第27页 |
二、市场份额重要性降低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对相关市场界定的挑战 | 第28-29页 |
一、市场范围划定更趋复杂 | 第28-29页 |
二、SSNIP 测试法在互联网行业适用的局限性 | 第29页 |
第三节 对法院审判模式的挑战 | 第29-32页 |
第四章 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法规制探讨 | 第32-37页 |
一、在技术创新与垄断认定找平衡 | 第32页 |
二、垄断判定标准不能一刀切 | 第32-33页 |
三、界定相关市场的方法和思路需创新 | 第33-34页 |
四、垄断案件审理模式适当转变 | 第34-35页 |
五、对相关理论保持开放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