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挠性航天器模型综述 | 第15-20页 |
·国内外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发展 | 第15-17页 |
·建立航天器动力学方程方法及评述 | 第17-18页 |
·挠性结构描述 | 第18-20页 |
·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方法综述 | 第20-27页 |
·自适应控制方法 | 第21-23页 |
·变结构控制方法 | 第23-25页 |
·鲁棒控制方法 | 第25-26页 |
·各种智能控制方法 | 第26-27页 |
·α阶逆系统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 第27-28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8-30页 |
第2章 一类簇状刚挠航天器模型及其仿真分析 | 第30-62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簇状刚挠航天器配置与坐标系 | 第31-32页 |
·一类带挠性附件的簇状刚挠航天器模型 | 第32-41页 |
·带挠性附件的簇状刚挠航天器动力学方程 | 第32-37页 |
·刚性承力圆柱带对称挠性梁的航天器动力学方程 | 第37-40页 |
·基于Euler 角参数的运动学方程 | 第40-41页 |
·挠性梁的振动方程及其求解 | 第41-47页 |
·挠性梁振动方程 | 第41-44页 |
·挠性梁振动方程的求解 | 第44-47页 |
·模型仿真分析 | 第47-54页 |
·航天器姿态的机动对挠性梁的影响仿真分析 | 第48-53页 |
·挠性梁的振动对航天器姿态的影响仿真分析 | 第53-54页 |
·外部环境力矩的数值计算 | 第54-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3章 MIMO 逆系统方法与逆系统的解析构造 | 第62-86页 |
·引言 | 第62页 |
·逆系统控制方法基本思想 | 第62-64页 |
·基于状态方程的MIMO 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方法与改进 | 第64-80页 |
·基本概念与Interactor 算法 | 第64-71页 |
·MIMO 非线性系统右可逆性与可解耦性 | 第71-75页 |
·非线性MIMO 系统的逆系统解析构造求解 | 第75-78页 |
·构造广义逆系统—改变系统的开环特性 | 第78-80页 |
·基于微分方程MIMO 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方法 | 第80-83页 |
·MIMO 非线性系统的右可逆性 | 第80-81页 |
·非线性MIMO 系统的逆系统求解与实现 | 第81-83页 |
·构造广义逆系统—改变系统的开环特性 | 第83页 |
·两种描述方式之间相互转化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4章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86-104页 |
·引言 | 第86页 |
·右逆伪线性系统复合系统分析 | 第86-88页 |
·伪线性复合系统状态方程描述与可镇定性 | 第86-88页 |
·伪线性复合系统的非期望解耦特性 | 第88页 |
·基于右逆伪线性系统的闭环控制 | 第88-93页 |
·采用极点配置方法的闭环控制 | 第89-90页 |
·采用内模控制方法的闭环控制 | 第90-93页 |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刚性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93-103页 |
·基于状态反馈的逆系统实现 | 第93-95页 |
·采用极点配置的闭环控制 | 第95-99页 |
·采用内模原理的闭环控制 | 第99-102页 |
·利用前置滤波降低控制量 | 第102-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5章 考虑执行器特性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104-125页 |
·引言 | 第104页 |
·带常值推力器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104-108页 |
·常值推进器模型 | 第104页 |
·PWPFM 调制及其参数选择 | 第104-105页 |
·考虑采用PWPF 调制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105-108页 |
·带反作用飞轮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108-123页 |
·与飞轮转速有关的阻力矩 | 第108-111页 |
·考虑带三轴零动量飞轮的姿态控制 | 第11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6章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125-135页 |
·引言 | 第125页 |
·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带对称挠性梁的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125-129页 |
·逆系统构造与解耦效果 | 第125-127页 |
·基于内模的闭环姿态机动 | 第127-129页 |
·基于神经网络实现逆系统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 | 第129-133页 |
·用神经网络实现系统的逆 | 第129-133页 |
·基于内模的闭环姿态控制 | 第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结论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9-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个人简历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