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引导型软件可用性评估模型探讨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10页
   ·论文结构第10-12页
第2章 文献探讨第12-27页
   ·认知心理第12-16页
     ·用户心智模型第12-14页
     ·用户界面心智模型第14-16页
     ·用户使用经验模型第16页
   ·可用性及其评估方法第16-19页
     ·可用性的概念第16-17页
     ·可用性工程第17页
     ·可用性工程的评估方法第17-19页
   ·其它相关概念第19-23页
     ·软件生命周期第19-20页
     ·系统工程第20-22页
     ·“V”字模型第22-23页
   ·资料分析方法第23-27页
     ·口语分析法第23-24页
     ·多元尺度法第24页
     ·语意差异法第24页
     ·集群分析法第24-25页
     ·眼动仪第25-27页
第3章 引导型评估模型的建立第27-40页
   ·背景模块第27-32页
     ·时间维第28-29页
     ·逻辑维第29-31页
     ·知识维第31-32页
   ·分析模块第32-36页
     ·任务第34页
     ·个体使用者第34-35页
     ·环境第35-36页
   ·综合评估方案第36-37页
   ·试验数据收集第37-38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38-39页
   ·试验结论第39-40页
第4章 G E M模型验证-SCRM系统评估第40-74页
   ·SCRM系统第40-42页
     ·SCRM系统介绍第40-41页
     ·SCRM系统评估项目介绍第41-42页
   ·SCRM系统评估模型建立第42-45页
     ·案例测试目的第42-43页
     ·背景模块分析第43-44页
     ·分析模块分析第44-45页
   ·SCRM系统评估实验第45-49页
     ·测试准备第46-48页
     ·测试介绍第48页
     ·测试第48页
     ·事后交流第48-49页
     ·SCRM系统评估实验流程第49页
   ·SCRM评估系统测试结果分析准备第49-51页
     ·测试数据收集第50页
     ·测试数据分析第50页
     ·SCRM系统demo引导型评估模型建立第50-51页
   ·SCRM系统测试结果分析第51-68页
     ·测试任务结果总结第51-53页
     ·具体测试任务分析第53-68页
   ·测试验证第68-73页
     ·测试计划第68-69页
     ·测试数据分析第69-73页
   ·测试反馈第73-7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总结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88页
 附录 A: SCRM系统demo测试计划第79-81页
 附录 B: 被测试者知情同意书第81-82页
 附录 C: 用户背景信息第82-83页
 附录 D: 测试主持稿第83-87页
 附录 E: 测试系统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研究
下一篇: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