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水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水环境容量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2页 |
| ·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12-13页 |
| ·水环境容量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 ·水环境容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要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水环境容量基本理论 | 第16-34页 |
| ·水环境容量概念 | 第16页 |
| ·水环境容量的分类 | 第16-19页 |
| ·自然环境容量和管理环境容量 | 第16-17页 |
| ·可分配环境容量 | 第17-18页 |
| ·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 | 第18页 |
| ·重金属水环境容量 | 第18-19页 |
| ·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 第19页 |
| ·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第19-25页 |
| ·易降解有机物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第19-24页 |
| ·难降解有机物的河流水质模型 | 第24-25页 |
| ·重金属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 | 第25页 |
| ·河段水质模型 | 第25-31页 |
| ·水质模型的分类 | 第25-27页 |
| ·二维河流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27-29页 |
|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29-30页 |
| ·零维水质模型——混合稀释模型 | 第30-31页 |
| ·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 | 第31-33页 |
| ·不考虑混合区的水环境容量 | 第31-32页 |
| ·考虑混合区的水环境容量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资源概况和基础信息 | 第34-41页 |
| ·哈尔滨市水资源概况 | 第34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污染源调查 | 第34-37页 |
| ·工业污染源调查 | 第34-35页 |
| ·生活污染源调查 | 第35-36页 |
| ·农业污染源调查 | 第36-37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给水排水情况 | 第37-38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功能区划 | 第38-40页 |
| ·水环境功能区划原则 | 第38页 |
| ·水环境功能区划类型 | 第38-39页 |
| ·水环境功能区划结果 | 第39-40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容量定性分析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松花江哈尔滨区段水质现状评价 | 第41-54页 |
| ·水质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 ·监测断面设置 | 第41页 |
| ·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 ·水质现状分析和评价 | 第42-52页 |
| ·水质监测现状分析 | 第42-47页 |
| ·确定评价标准特征值 | 第47-48页 |
| ·确定断面实测值的污染指数 | 第48-49页 |
| ·确定贴近度 | 第49-50页 |
| ·确定评价结果 | 第50-51页 |
| ·评价结论 | 第51-52页 |
| ·本章总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54-75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第54-60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思路 | 第54-55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第55-60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第60-71页 |
| ·计算参数的获取 | 第60-62页 |
|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第62-71页 |
| ·松花江干流水环境容量分析 | 第71-74页 |
| ·二维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72-73页 |
| ·松花江干流水环境容量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结论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1 | 第81-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