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 | 第1-11页 |
第1章 阶层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 第11-20页 |
·社会阶层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协调观 | 第11-17页 |
·社会阶层理论 | 第11-15页 |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协调观 | 第15-17页 |
·阶层利益协调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 第17-20页 |
·阶层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 第17-18页 |
·阶层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第18页 |
·阶层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 第18-19页 |
·阶层利益协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 | 第19-20页 |
第2章 我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的表现及其根源 | 第20-35页 |
·我国社会阶层利益的结构性变化 | 第20-26页 |
·阶层利益关系处于分化中 | 第20-23页 |
·阶层利益获取途径多样化 | 第23-24页 |
·阶层利益矛盾和冲突显性化 | 第24-25页 |
·阶层利益观念和意识不断强化 | 第25-26页 |
·我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的表现 | 第26-30页 |
·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的贫富差距拉大 | 第26-28页 |
·阶层之间的流动机会不平等 | 第28-29页 |
·阶层之间的政治和文化利益矛盾日趋明显 | 第29-30页 |
·社会群体性事件大幅上升 | 第30页 |
·我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的根源 | 第30-35页 |
·社会分工固定化 | 第30-32页 |
·制度缺陷和政策缺失 | 第32-33页 |
·阶层利益观念冲突 | 第33-35页 |
第3章 构建和谐社会中阶层利益协调的途径与机制 | 第35-53页 |
·阶层利益协调的目标 | 第35-37页 |
·明确利益导向 | 第35页 |
·规范利益行为 | 第35-36页 |
·缓和利益矛盾 | 第36页 |
·形成利益格局 | 第36-37页 |
·实现利益共享 | 第37页 |
·阶层利益协调的原则 | 第37-41页 |
·公正平等原则 | 第37-39页 |
·稳定有序原则 | 第39-41页 |
·统筹兼顾原则 | 第41页 |
·阶层利益协调的途径 | 第41-48页 |
·改革利益体制,控制阶层贫富分化 | 第42-43页 |
·淡化阶层边界,增加向上流动渠道 | 第43-46页 |
·引导阶层融合,谋求阶层共存共赢 | 第46-48页 |
·阶层利益协调的机制 | 第48-53页 |
·利益导向机制 | 第48页 |
·利益表达机制 | 第48-50页 |
·利益补偿机制 | 第50页 |
·利益整合机制 | 第50-51页 |
·利益约束机制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