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6页 |
第一章 刑事代理制度概论 | 第6-14页 |
第一节 刑事代理概述 | 第6-10页 |
一、 刑事代理的涵义 | 第6-8页 |
二、 刑事代理权 | 第8页 |
三、 刑事代理职能 | 第8-9页 |
四、 刑事代理的分类 | 第9-10页 |
第二节 刑事代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3页 |
一、 外国刑事代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二、 中国刑事代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第三节 刑事代理制度与相近制度的关系 | 第13-14页 |
一、 与刑事辩护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13-14页 |
二、 与民事诉讼代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14页 |
第二章 刑事代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刑事代理是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 | 第14-17页 |
一、 对犯罪被害人的重新认识 | 第14-16页 |
二、 刑事代理是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刑事代理与实体正义之实现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刑事代理与程序正义之实现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刑事代理与诉讼效益的关系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刑事代理人制度 | 第22-34页 |
第一节 刑事代理人概述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刑事代理人的地位 | 第24-29页 |
一、 刑事代理人是刑事诉讼中的主体 | 第24-26页 |
二、 刑事代理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刑事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29-34页 |
一、 刑事代理人的权利 | 第29-33页 |
二、 刑事代理人的义务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公诉案件、自诉案件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 | 第34-45页 |
第一节 公诉案件的代理 | 第35-37页 |
一、 关于刑事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阶段 | 第35页 |
二、 关于刑事代理人在法庭上能否与公诉人辩论的问题 | 第35-36页 |
三、 公诉案件中应当扩大诉讼代理人的阅卷权 | 第36-37页 |
第二节 自诉案件的代理 | 第37-40页 |
一、 关于自诉人的法律援助问题 | 第37-40页 |
二、 关于自诉案件中的反诉代理问题 | 第40页 |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 | 第40-45页 |
一、 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人应当有权参与刑事部分的审理 | 第41页 |
二、 代理人接受委托后,应及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第41-42页 |
三、 代理人应当准确掌握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 第42页 |
四、 代理人要注意防止混淆代理权和辩护权,避免出现越权代理 | 第42-43页 |
五、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的代理人应有全局的眼光 | 第43-44页 |
六、 附带民事诉讼中第三人的代理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参考书目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