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1-8页
第一章 刑事和解相关基础理论概述第8-13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的定义第8-9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的特征第9-11页
  一、刑事性第9页
  二、协商性第9-10页
  三、参与性第10页
  四、补偿性第10页
  五、宽缓性第10-11页
 第三节 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第11-13页
  一、恢复性司法的渊源和理论价值第11页
  二、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的异同第11-13页
第二章 刑事和解构建的价值分析第13-16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价值产生于主体的需要第13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价值产生于司法效率的需要第13-14页
 第三节 刑事和解价值产生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第14-16页
第三章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实践概况及分析第16-22页
 第一节 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实践现状第16页
  一、适用非监禁刑的处理方式第16页
  二、适用非刑罚的处理方式第16页
  三、刑罚轻缓化的处理方式第16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案例及分析第16-19页
  一、大学生钱某某盗窃同学手机案——由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第17页
  二、倪某熟人间故意伤害案——由检察机关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第17-18页
  三、马某交通肇事案——由检察院建议法院从轻处理第18-19页
 第三节 刑事和解实践现状及合理性分析第19-22页
  一、刑事和解在实践中呈现的特点第19-20页
  二、刑事和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20-21页
  三、对刑事和解的合理性分析第21页
  四、小结第21-22页
第四章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构建的初步设想第22-29页
 第一节 适用刑事和解需满足的条件第22-24页
  一、合法性第22页
  二、真实自愿原则第22-23页
  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确凿第23页
  四、加害人悔罪第23页
  五、被害人拥有刑事实体处分权第23-24页
 第二节 刑事和解适用的犯罪案件类型第24-25页
  一、轻微刑事案件第24页
  二、过失犯罪案件第24页
  三、侵犯个人法益的案件第24-25页
  四、初犯、偶犯及胁从犯实施的案件第25页
 第三节 刑事和解的运行模式第25-26页
  一、加害人——被害人自行和解模式第25页
  二、司法机关中间调解模式第25-26页
  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模式第26页
 第四节 刑事和解适用的具体阶段及程序第26-28页
  一、案件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第26-27页
  二、刑事和解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第27页
  三、刑事和解适用于审判阶段第27-28页
 第五节 刑事和解的法律效力第28-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研究--以一起疑难案例为中心
下一篇:论民事诉讼中的心证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