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理论基础第9-15页
 第一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衔接关系第9-11页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横向关系第10页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纵向关系第10-11页
 第二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必要性分析第11-15页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根源于权力制约的需要第11-12页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是公民宪法权利保护的要求第12页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是行政救济制度统一的需要第12-13页
  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是中国适用WTO规则的要求第13-15页
第二章 国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模式的比较与评述第15-26页
 第一节 国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典型模式第15-20页
  一、以穷尽行政救济为原则的"美国模式"第15-17页
  二、与行政诉讼类型相勾连的"德国模式"第17-18页
  三、以当事人自由选择为原则的"法日模式"第18-20页
 第二节 对国外典型衔接模式的学理评述第20-26页
  一、以保障公民权利有效救济为最终目的第20-21页
  二、以发挥行政权与司法权各自优势为基本途径第21-22页
  三、以落实司法最终原则为根本保障第22-24页
  四、以适合各自国情传统发展为出发点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状况分析第26-39页
 第一节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的主要类型第26-32页
  一、自由选择型程序衔接模式第27-28页
  二、选择兼终局型程序衔接模式第28页
  三、复议前置型程序衔接模式第28-30页
  四、复议终局型程序衔接模式第30-31页
  五、径行起诉型衔接模式第31-32页
 第二节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2-39页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互侵蚀,缺乏独立性第32-33页
  二、衔接模式设置标准不统一,正当性不足第33-35页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功能发挥不平衡第35页
  四、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动态衔接的脱节第35-39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思考第39-52页
 第一节 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目标模式第39-43页
  一、目标模式之建构意义第40-42页
  二、目标模式之总体设想第42-43页
 第二节 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路径措施第43-52页
  一、确立司法最终原则,取消选择终局和复议终局模式第43-44页
  二、明确衔接设置标准,规范完善复议前置原则模式第44-47页
  三、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第47-49页
  四、注重行政立法衔接,实现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协调互动第49-52页
结语第52-53页
注释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研究
下一篇: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