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论文--岩石稳定性分析论文

高陡岩质边坡锚索框架支挡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2-19页
     ·预应力锚索的发展概况第12-13页
     ·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研究概况第13-16页
     ·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的现有的设计计算方法第16-18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19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预应力锚索地梁计算模型的改进第21-47页
   ·Winkler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简述第21-24页
     ·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第21-23页
     ·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的缺点第23-24页
   ·变基床系数弹性地基梁模型第24-26页
     ·变基床系数的确定第24页
     ·变基床系数的弹性地基梁解法第24-26页
     ·变基床系数弹性地基梁的适用范围第26页
   ·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模型第26-40页
     ·Pasternak模型第27-28页
     ·Pasternak模型上有限长梁内力计算公式初参数法推导第28-30页
     ·双参数地基模型的有限差分法推导第30-34页
     ·双参数地基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第34-37页
     ·工程实例分析第37-39页
     ·双参数弹性地基梁模型的适用范围第39-40页
   ·考虑基底摩擦力影响时内力分析第40-46页
     ·横梁的受力分析第41-43页
     ·纵梁的受力分析第43-45页
     ·考虑摩擦力模型适用范围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三章 预应力锚索地梁荷载传递规律的理论研究第47-55页
   ·荷载传递规律的理论基础第47-51页
     ·弹性力学的位移通解第47-48页
     ·半空间无限体表面受法向集中力作用时通解第48-50页
     ·圣维南原理第50-51页
   ·地表受非均布线性荷载时地基中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第51-53页
   ·算例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第55-81页
   ·预应力锚索框架的设计内容第55页
   ·锚索的设计第55-61页
     ·锚索的设计程序第55-56页
     ·锚固力的确定第56-58页
     ·锚固角的确定第58-59页
     ·锚索的锚筋设计第59页
     ·锚索段长度设计第59-60页
     ·锚筋与锚固砂浆之间的最小握裹长度第60-61页
     ·锚索的弹性变形计算第61页
   ·框架梁的设计第61-69页
     ·作用于锚索框架上的力系第61-63页
     ·地梁间距与尺寸第63页
     ·地梁张拉阶段第63-67页
     ·地梁工作阶段第67-68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设计第68页
     ·框架地基应力的验算第68-69页
     ·预应力锚索框架的稳定性验算第69页
     ·横梁的伸缩缝第69页
   ·预应力锚索框架设计流程第69-70页
   ·设计计算影响参数分析第70-79页
     ·k值的影响第70-72页
     ·G_ρ值的影响第72-73页
     ·悬臂梁长度影响第73-75页
     ·地梁弹性模量E的影响第75-77页
     ·梁高的影响第77-79页
     ·结论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设计实例第81-93页
   ·工程概况第81-82页
     ·工程简介第81-82页
     ·工程地质概况第82页
     ·高边坡变形产生的原因第82页
   ·整体设计方案第82-84页
     ·设计原则第83-84页
     ·整治设计方案第84页
   ·框架梁的设计第84-89页
     ·框架梁的内力计算第84-86页
     ·纵梁配筋设计第86-88页
     ·横梁配筋设计第88-89页
   ·考虑摩擦力对框架梁内力的影响第89-90页
     ·横梁评价第90页
     ·纵梁评价第90页
   ·本章小结第90-9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结论第93-94页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企业资本结构研究
下一篇:植物抗病抗逆相关CN基因和ERFs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