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0-31页
   ·引言第10-12页
     ·各国对阅读教学高度重视第11页
     ·我国阅读教学的研究状况与学生能力第11-12页
     ·“选文型”教材对阅读教学改革的呼唤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对象第13-17页
     ·概念辨析第14-15页
     ·界定研究对象第15-17页
   ·文献综述第17-31页
     ·与课内扩展阅读有关的阅读教学方法综述第18-20页
     ·与课内扩展阅读有关的阅读教学实践综述第20-24页
     ·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研究第24-26页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第26-31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31-44页
   ·研究基础第31-35页
     ·以创新的语文教学理论作为指导理念第32页
     ·课文理解、扩展阅读与创新写作三个主要环节相互支持第32-33页
     ·以课内扩展阅读作为关键性教学环节第33-35页
   ·面临的新挑战第35-37页
   ·研究问题第37-39页
     ·研究内容一:课内扩展阅读教学法的建构第37页
     ·研究内容二:信息化阅读环境设计第37-38页
     ·研究内容三:课内扩展阅读教学法的实施与评价第38页
     ·研究路线图第38-39页
   ·研究方法第39-41页
     ·整体研究方法:双主式行动研究法(暂命名)第39-40页
     ·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第40-41页
     ·运用出声思维法、访谈、问卷、测试等的现场研究第41页
   ·验证资料的可信性第41-44页
第三章 “目标焦点”课内扩展阅读法第44-64页
   ·教学方法的界定第44-45页
   ·“目标焦点”课内扩展阅读法的建构第45-64页
     ·“目标焦点”课内扩展阅读法的定义第45-47页
     ·理论基础第47-51页
     ·关键属性第51-53页
     ·指导原则第53-59页
     ·误区分析第59-64页
第四章 目标焦点课内扩展阅读法的教学实施第64-107页
   ·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及技术支持第64-70页
     ·学段教学目标为本第64-66页
     ·单元教学目标为纲第66-67页
     ·课文教学目标为线第67页
     ·环节教学目标为点第67-69页
     ·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第69-70页
   ·学习者特征分析及技术支持第70-74页
     ·信息能力第70-71页
     ·阅读能力第71页
     ·阅读动机第71-72页
     ·阅读偏好第72页
     ·信息技术工具的支持第72-74页
   ·扩展阅读资源的类型划分第74-83页
     ·背景文第74-76页
     ·主题文第76-79页
     ·积累文第79-80页
     ·素材文第80-82页
     ·范例文第82-83页
   ·支持及评估课内扩展阅读的信息技术工具的设计第83-89页
     ·开发在线阅读工具的必要性第84页
     ·开发在线阅读工具的目标第84-86页
     ·SURF的主要功能第86-89页
   ·典型案例分析第89-107页
第五章 信息化阅读环境设计第107-123页
   ·信息化资源的制作第107-114页
     ·内容细化第107-110页
     ·资源搜集第110-112页
     ·资源制作第112-114页
   ·在线阅读工具的开发第114-123页
     ·SURF的技术路线第114-117页
     ·SURF的使用说明第117-123页
第六章 目标焦点课内扩展阅读法的教学效果研究第123-157页
   ·研究一:目标焦点课内扩展阅读资源对教学目标的影响研究第124-142页
     ·实验准备第126-127页
     ·实验材料第127页
     ·实验步骤第127-128页
     ·实验一:通过语文测试分析课文认知目标达成情况第128-131页
     ·实验二:利用出声思维分析课文情感目标达成情况第131-136页
     ·实验三:利用学生作品分析写作课文目标达成情况第136-142页
   ·研究二:SURF工具对于课内扩展阅读的影响研究第142-157页
     ·实验一:后台数据分析第142-148页
     ·实验二:调查问卷第148-154页
     ·实验三:师生访谈第154-156页
     ·结论第156-15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反思第157-161页
   ·研究成果第157-158页
   ·研究结论第158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158-159页
   ·研究不足之处第159页
   ·后续研究的关注方向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媒体的P2P传输模型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及CPLD的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