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立法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绪论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强制执行与强制执行权 | 第17-46页 |
第一节 强制执行 | 第17-29页 |
一、强制执行的基本含义 | 第17-20页 |
二、强制执行的特征 | 第20-26页 |
三、强制执行的作用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强制执行权 | 第29-46页 |
一、强制执行权的概念和基本含义 | 第29-33页 |
二、强制执行权的特征 | 第33-36页 |
三、强制执行权的性质 | 第36-42页 |
四、强制执行权的构成 | 第42-46页 |
第二章 强制执行的立法模式 | 第46-78页 |
第一节 强制执行法概述 | 第47-55页 |
一、强制执行法的概念 | 第48-50页 |
二、强制执行法的性质 | 第50-55页 |
第二节 强制执行立法模式比较 | 第55-68页 |
一、强制执行单独立法 | 第55-57页 |
二、强制执行与民事诉讼和其他法律的混合立法 | 第57-61页 |
三、由混合立法走向单独立法 | 第61-68页 |
第三节 我国应当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 | 第68-78页 |
一、我国执行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69-72页 |
二、我国强制执行法的历史发展和立法现状 | 第72-75页 |
三、我国强制执行单独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75-78页 |
第三章 强制执行法与其它相关法的关系 | 第78-108页 |
第一节 强制执行法与宪法的关系 | 第79-86页 |
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第79-83页 |
二、强制执行法的宪法渊源 | 第83-86页 |
第二节 强制执行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 第86-97页 |
一、强制执行法与民事诉讼法的联系 | 第87-92页 |
二、强制执行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区别 | 第92-97页 |
第三节 强制执行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 第97-108页 |
一、强制执行法与刑事强制执行法的关系 | 第97-100页 |
二、强制执行法和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关系 | 第100-104页 |
三、强制执行法和破产法的关系 | 第104-108页 |
第四章 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 | 第108-141页 |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 | 第108-125页 |
一、基本原则的一般涵义 | 第109-110页 |
二、法律原则概述 | 第110-119页 |
三、立法基本原则概述 | 第119-125页 |
第二节 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 | 第125-141页 |
一、各国强制执行法基本原则比较 | 第125-132页 |
二、我国学者关于强制执行法基本原则的不同观点 | 第132-134页 |
三、强制执行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标准 | 第134-136页 |
四、我国强制执行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 第136-141页 |
第五章 强制执行法的体系构建 | 第141-169页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 | 第141-143页 |
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法 | 第142页 |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现代化 | 第142-143页 |
第二节 法的制定 | 第143-159页 |
一、法典是成文法发展阶段中的成熟形式 | 第144-146页 |
二、法的制定 | 第146-153页 |
三、立法技术 | 第153-159页 |
第三节 关于我国强制执行法的立法建议 | 第159-169页 |
一、关于名称 | 第160-162页 |
二、我国强制执行法的体系设计 | 第162-165页 |
三、关于执行监督 | 第165-166页 |
四、关于执行救济 | 第16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3页 |
后记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