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涵义及特征 | 第11-14页 |
| ·装备制造业涵义及特征 | 第11-13页 |
| ·高新技术产业涵义及特征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 ·国内外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研究 | 第14-17页 |
| ·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 | 第17-20页 |
| ·国内外关于合作研发、委托-代理的研究 | 第20-24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第26-34页 |
|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 第26-29页 |
| ·博弈论基础 | 第26-27页 |
| ·博弈论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 ·博弈的分类 | 第28-29页 |
| ·合作研发与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第29-33页 |
| ·合作研发理论 | 第29-31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分析 | 第34-43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本关系分析 | 第34-37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关系分析 | 第34-36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关系分析 | 第36-37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博弈关系分析 | 第37-42页 |
| ·非合作博弈关系分析 | 第37-40页 |
| ·合作博弈关系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博弈模型 | 第43-59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研发博弈模型 | 第43-50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研发非合作博弈模型 | 第43-48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合作研发合作博弈模型 | 第48-50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委托-代理博弈模型 | 第50-58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委托-代理非合作博弈模型 | 第51-55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委托-代理合作博弈模型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9-73页 |
|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与委托代理概 述 | 第59-61页 |
| ·企业概况 | 第59-60页 |
|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与委托-代理概况 | 第60-61页 |
|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合作研发 协同性分析 | 第61-67页 |
| ·齐二机与西门子公司合作研发非合作博弈 | 第62-65页 |
| ·齐二机与西门子公司协同合作研发合作博弈 | 第65-67页 |
|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委 托-代理协同性分析 | 第67-71页 |
| ·齐二机与一汽委托-代理非合作博弈 | 第68-70页 |
| ·齐二机与一汽协同委托-代理合作博弈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6章 促进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博弈的对策 | 第73-77页 |
| ·产业对策 | 第73-75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合作研发对策 | 第73-74页 |
| ·装备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委托-代理对策 | 第74-75页 |
| ·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