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9页 |
一、儒家孝道理初期之状貌 | 第9-23页 |
(一) 孔子对儒家孝道理论的奠基 | 第9-15页 |
(二) 曾孟荀对儒家孝道理论的贡献 | 第15-23页 |
1、立孝“为天之大经”的曾子孝道观 | 第15-18页 |
2、“追慕”舜孝的孟子孝道观 | 第18-21页 |
3、“子三不从父命”的荀子孝道观 | 第21-23页 |
二、《孝经》与儒家孝道理论升华 | 第23-33页 |
(一) 关于《孝经》中的“五等之孝” | 第23-28页 |
1、《孝经》一书概况 | 第23-24页 |
2、《孝经》一书中的“五等之孝”思想 | 第24-28页 |
(二) 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 | 第28-33页 |
1、《孝经》对儒家孝道的理论模型的系统建构 | 第28-31页 |
2、“以孝治天下”将儒家孝道理论推至顶峰 | 第31-33页 |
三、《孝经》与后期儒家神秘化孝道意识的联系 | 第33-38页 |
(一) 《孝经》中的“感应”思想 | 第33-35页 |
(二) “感应”思想下的封建愚孝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44页 |
(一) 传统孝道理论实质之探析 | 第38-39页 |
(二) 在现代社会下对传统孝道的继承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