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4页 |
1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耐冷性遗传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发芽期耐冷性 | 第12-13页 |
·芽期耐冷性 | 第13页 |
·幼苗期耐冷性 | 第13页 |
·孕穗期耐冷性 | 第13-14页 |
·低温对籼粳杂种育性的影响 | 第14-15页 |
2 植物低温胁迫的基因表达调控 | 第15-24页 |
·低温胁迫信号 | 第16-17页 |
·转录调控 | 第17-20页 |
·转录后调控 | 第20-24页 |
3 脱水蛋白研究进展 | 第24-32页 |
·脱水蛋白的结构及分类 | 第24-26页 |
·脱水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在细胞中的转运 | 第26-27页 |
·脱水蛋白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第27-29页 |
·脱水蛋白具有防冻剂活性作用 | 第29-32页 |
·水稻的脱水蛋白 | 第32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低温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 第34-4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方法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供试材料的抽穗期及温度指标 | 第35-36页 |
·花粉育性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温度对常规品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 第37页 |
·温度对品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低温花粉育性的QTL分析 | 第41-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材料 | 第42页 |
·低温处理及花粉育性调查 | 第42页 |
·SSR分子标记检测与连锁图的构建 | 第42-43页 |
·数据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亲本3037和02428以及杂种F_1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的花粉育性 | 第43-44页 |
·籼粳亚种间杂种"3037/02428"F_2群体低温花粉育性的次数分布 | 第44页 |
·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及概况 | 第44页 |
·低温花粉育性的QTL分析 | 第44-46页 |
·QTL的互作分析 | 第46页 |
·QTL等位基因间互作分析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9页 |
·低温花粉不育性和低温小穗不育性QTL的比较 | 第47-48页 |
·籼粳杂种低温花粉不育的遗传机制 | 第48页 |
·提高亚种间杂种结实率稳定性的途径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水稻芽期耐冷性的QTL分析 | 第49-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供试材料 | 第50页 |
·芽期耐冷性的表型鉴定 | 第50页 |
·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亲本及回交重组自交群体芽期耐冷性表现 | 第51-52页 |
·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芽期耐冷性QTL检查 | 第52-53页 |
3 讨论 | 第53-56页 |
第五章 水稻KS型脱水蛋白基因Osdhn2克隆 | 第56-90页 |
第一节 Osdhn2的克隆及其表达谱 | 第57-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材料 | 第58-59页 |
·总RNA提取和cDNA合成 | 第59页 |
·KS型脱水蛋白基因克隆和测序 | 第59页 |
·半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 | 第59-60页 |
·启动子序列克隆及其GUS表达载体构建 | 第60-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9页 |
·Osdhn2的序列分析 | 第61-63页 |
·Osdhn2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63-65页 |
·Osdhn2的蛋白特性分析 | 第65-66页 |
·Osdhn2的启动子克隆及其GUS融合表达载体构建 | 第66-68页 |
·Osdhn2基因启动子调控区的序列分析 | 第68-69页 |
·Osdhn2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籼粳差异 | 第69页 |
3 讨论 | 第69-73页 |
第二节 Osdhn2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表达 | 第73-7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材料 | 第73页 |
·方法 | 第73-7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5-77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75页 |
·重组质粒的诱导表达和Western blot鉴定 | 第75-77页 |
·低温和盐胁迫后转化菌株的生长情况 | 第77页 |
3 讨论 | 第77-78页 |
第三节 Osdhn2过量表达载体和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转化 | 第78-9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8-83页 |
·材料 | 第78页 |
·菌株及载体 | 第78-79页 |
·Osdhn2基因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9页 |
·Osdhn2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9-80页 |
·农杆菌转化与转基因水稻的获得 | 第80-8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3-88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以及后代表型鉴定 | 第83-88页 |
·Osdhn2基因RNAi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8页 |
3 讨论 | 第88-90页 |
全文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6页 |
附录 | 第106-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