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茧中吐水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引言 | 第8-9页 |
·煮茧的必要性 | 第9-14页 |
·煮茧与解舒的关系 | 第9-10页 |
·丝胶的溶解特性 | 第10-11页 |
·实际生产中煮茧的重要作用 | 第11-13页 |
·目前不煮茧的生产实践及相关研究 | 第13页 |
·煮茧是必要的 | 第13-14页 |
·煮茧简述 | 第14-18页 |
·煮茧的目的和要求 | 第14-15页 |
·以水为切入点对于煮茧原理的另一种阐述 | 第15-16页 |
·煮茧现行的一般方法及煮茧设备 | 第16-18页 |
·煮茧现行的一般方法 | 第16-17页 |
·煮茧设备 | 第17-18页 |
·国内外对于煮茧温度的测量及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国内外对于煮茧机内温度的测量及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国内外对于茧腔内温度的测量及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吐水过程对于煮茧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测温称重系统 | 第24-43页 |
·循环式煮茧机蒸煮部的结构及实际使用情况 | 第24-25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硬件系统介绍 | 第26-35页 |
·蒸煮环境的模拟 | 第26-27页 |
·称重传感器 | 第27-31页 |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应变片信号的获取 | 第29-31页 |
·称重显示控制器 XK315A1 | 第31-33页 |
·温度传感器 | 第33-34页 |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 | 第34页 |
·NI9211 测温模块 | 第34-35页 |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35-43页 |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35-38页 |
·基于单片机的测试系统 | 第35-36页 |
·虚拟仪器 | 第36-37页 |
·LabVIEW 简介 | 第37-38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8-43页 |
·测重部分软件设计 | 第38-40页 |
·测温部分软件设计 | 第40页 |
·程序总体设计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吐水机理分析 | 第43-57页 |
·渗透方法及瘪茧的渗透试验 | 第43-47页 |
·渗透方法 | 第43页 |
·真空渗透过程及其分析 | 第43-44页 |
·瘪茧的渗透试验 | 第44-47页 |
·刺破茧放水试验 | 第47-48页 |
·观察结果 | 第48-49页 |
·温度-重量曲线 | 第49-51页 |
·饱和蒸汽压、蒸发与沸腾 | 第51-53页 |
·饱和蒸汽压 | 第51-53页 |
·蒸发与沸腾 | 第53页 |
·吐水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7页 |
·饱和差 | 第53-54页 |
·湿润茧层的透气性 | 第54页 |
·吐水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工厂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煮茧茧腔内外温度测量装置的改进 | 第57-59页 |
·吐水量及温度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吐水的测量 | 第59-60页 |
·温度的测量 | 第60-62页 |
·测量结果的分析 | 第62-63页 |
·孔盲管对于煮茧的意义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64-65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