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善务的实践与探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6-8页 |
| 2 公益事业面临问题的研究 | 第8-15页 |
| ·什么叫公益组织 | 第8页 |
| ·公益精神的解析 | 第8-9页 |
| ·参加公益活动的动机 | 第8-9页 |
| ·慈善家精神 | 第9页 |
| ·志愿者精神 | 第9页 |
| ·公益力量构成分析 | 第9-12页 |
| ·公益组织的三种形式 | 第10页 |
| ·00年代公益和80年代经济的对比 | 第10-11页 |
| ·草根公益组织越来越重要 | 第11-12页 |
| ·公益事业的问题分析 | 第12-14页 |
| ·问题一:不透明 | 第12页 |
| ·问题二:不专业 | 第12-14页 |
| ·用电子善务解决公益的问题 | 第14-15页 |
| 3 电子善务的理论模型 | 第15-30页 |
| ·理论基础:基于网络C2C的公益要素市场 | 第15-20页 |
| ·公益要素市场 | 第15-18页 |
| ·网络C2C | 第18-20页 |
| ·电子善务的C-R-C模型 | 第20-30页 |
| ·电子善务平台基本模型 | 第20-21页 |
| ·电子善务模型的核心要素 | 第21-23页 |
| ·典型的场景 | 第23-25页 |
| ·基于电子善务的"捐献时间"流程 | 第25-26页 |
| ·其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 第26-30页 |
| 4 电子善务的实践:"捐献时间"网站设计 | 第30-55页 |
| ·软硬技术选择 | 第30-31页 |
| ·网站功能设计 | 第31-37页 |
| ·总体功能逻辑设计 | 第31-32页 |
| ·主要业务流程设计 | 第32-37页 |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37-41页 |
| ·数据对象简介 | 第37-40页 |
| ·表结构简介 | 第40-41页 |
| ·技术要点分析 | 第41-55页 |
| ·以邮件为基础 | 第41-42页 |
| ·新闻信 | 第42-46页 |
| ·实时数据更新 | 第46-48页 |
| ·自动匹配 | 第48-49页 |
| ·积分系统,建立信用 | 第49-50页 |
| ·Web 2.0的技术 | 第50-53页 |
| ·访问数据分析 | 第53-55页 |
| 5 电子善务实践的经验总结 | 第55-67页 |
| ·"捐献时间"网站实施成果 | 第55-62页 |
| ·一年创造218万元的社会价值 | 第55页 |
| ·组织过的活动列表(部分) | 第55-58页 |
| ·通过电子善务匹配成功的志愿者活动案例 | 第58-62页 |
| ·推广电子善务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 第62-67页 |
| ·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公益事业 | 第62-63页 |
| ·政府、媒体、企业是三把双刃剑 | 第63-65页 |
| ·经济规律:以需求(活动)拉动供给(捐赠) | 第65-67页 |
| 6 "捐献时间"的下一步 | 第67-71页 |
| ·第一步:捐献时间,上海 | 第68页 |
| ·第二步:捐献时间,全国 | 第68-69页 |
| ·第三步:捐献金钱,香港 | 第69-70页 |
| ·第四步:捐献金钱,全国 | 第70-71页 |
| 7 注释 | 第71-72页 |
| 8 参考书目 | 第72-73页 |
| 9 后记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