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理论及实践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目的 | 第9页 |
三、选题理论及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10-13页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短评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新见解 | 第13-15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可能的新见解 | 第14-15页 |
第一章 董事报酬的法学界定及国内外立法状况 | 第15-23页 |
第一节 董事报酬的法学界定 | 第15-19页 |
一、董事报酬含义的法学界定 | 第15-17页 |
二、不同类型董事的报酬结构的法学界定 | 第17-18页 |
三、董事报酬结构的国际变化趋势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国外董事报酬法律制度概况 | 第19-21页 |
一、英国董事报酬法律制度的演变 | 第19-20页 |
二、国外董事报酬法律制度的立法特征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国内董事报酬法律制度沿革 | 第21-23页 |
一、1978 年—1982 年:开始试行浮动工资 | 第21页 |
二、1983—1994:逐渐增加与业绩挂钩的报酬 | 第21-22页 |
三、1994—2004:大力推行年薪制 | 第22页 |
四、2005—至今:重点改革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董事报酬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相关实证分析 | 第23-34页 |
第一节 董事报酬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6页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第26-28页 |
第二节 董事报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1页 |
一、董事报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结果 | 第28-29页 |
二、董事报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29-31页 |
第三节 董事报酬数额的控制效果及其合理性分析 | 第31-34页 |
一、董事报酬数额控制效果的实证考察及其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二、董事报酬数额合理性的分析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国外董事报酬管理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34-46页 |
第一节 董事报酬决定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34-40页 |
一、决定机关 | 第34-37页 |
二、报酬委员会的组成和职权 | 第37页 |
三、股东决定董事报酬权力的强化 | 第37-40页 |
第二节 董事报酬披露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 第40-46页 |
一、董事报酬披露内容之一:详细披露 | 第40-43页 |
二、董事报酬披露内容之二:概括披露 | 第43-44页 |
三、关联董事和交叉董事的报酬披露 | 第44页 |
四、董事报酬披露形式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我国董事报酬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6-59页 |
第一节 多元化董事报酬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46-49页 |
一、执行董事的报酬结构 | 第46-48页 |
二、非执行董事的报酬结构 | 第48-49页 |
第二节 董事报酬决定法律制度的改革 | 第49-55页 |
一、我国董事报酬决定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49-50页 |
二、独立董事报酬决定机关的抉择 | 第50-55页 |
第三节 董事报酬披露法律制度的加强 | 第55-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