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语感的本质与特征第10-15页
 一、语感的本质第10-12页
  (一) 语感之“语”是言语而非语言第11页
  (二) 语感之“感”是基于主体感受的一种直觉同化第11-12页
 二、语感的特征第12-15页
  (一) 语感的直觉性第12-13页
  (二) 语感的个体性第13页
  (三) 语感的养成性第13-14页
  (四) 语感的综合性第14-15页
第二章 语感学习的理论探讨第15-24页
 一、语感学习的心理机制第15-16页
 二、语感学习的基本方式第16-19页
  (一) 内隐学习第16-17页
  (二) 外显学习第17页
  (三)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第17-19页
 三、影响语感学习的因素第19-24页
  (一) 影响学生语感学习的内部因素第19-22页
  (二) 影响学生语感学习的外部因素第22-24页
第三章 语感培养的意义与原则第24-29页
 一、语感培养的意义第24-26页
  (一) 语感培养可以有效地彰显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第24-25页
  (二) 语感培养有利于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第25页
  (三) 语感培养是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第25-26页
 二、语感培养的原则第26-29页
  (一) 主体性原则第26-27页
  (二) 整体性原则第27页
  (三) 实践性原则第27-28页
  (四) 开放性原则第28-29页
第四章 语感培养的途径及方法第29-46页
 一、注重言语积累,夯实语感培养的基础第29-33页
  (一) 多读第29-31页
  (二) 多听第31页
  (三) 多说第31-32页
  (四) 多写第32-33页
 二、强化言语训练,提高语感培养的层次第33-41页
  (一) 言语训练的步骤第33-36页
  (二) 教学案例与分析第36-41页
 三、优化语言环境,营造语感培养的氛围第41-46页
  (一) 校内语言环境的优化第41-44页
  (二) 校外语言环境的优化第44-46页
第五章 相关问题探讨第46-51页
 一、关于语感教学评价问题的探讨第46-48页
  (一) 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第46页
  (二) 强调主动参与,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46-47页
  (三)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第47页
  (四) 注重过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第47-48页
 二、关于语感教材编制问题的探讨第48-51页
  (一) 教材编写应由陈述性知识为主向程序性知识为主转变第48页
  (二) 教材编写应由文体循环向能级递进转变第48页
  (三) 教材编写要选用恰当的例文第48-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钾营养对中华猕猴桃生理特性及果品质量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FK506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肥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