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2页 |
·引言 | 第13页 |
·植物营养的常规诊断方法 | 第13-15页 |
·外观诊断 | 第13-14页 |
·化学诊断 | 第14页 |
·基于叶绿素计的氮素营养诊断 | 第14-15页 |
·植物营养的光谱诊断方法 | 第15-28页 |
·高光谱遥感技术 | 第15-16页 |
·植物的光谱特征 | 第16-19页 |
·植物营养的光谱诊断基本原理 | 第19-20页 |
·植物光谱信息提取和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植物氮素营养的光谱诊断及其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植物磷素营养的光谱诊断及其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植物钾素营养的光谱诊断及其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植物其他营养元素的光谱诊断及其研究进展 | 第26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课题来源 | 第2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依据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试验设计 | 第32-33页 |
·数据获取 | 第33-35页 |
·光谱数据的获取 | 第33-35页 |
·农学数据的获取 | 第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春玉米叶片营养元素及生化成分含量分析 | 第36-44页 |
·不同氮处理春玉米叶片营养元素及生化成分含量分析 | 第36-40页 |
·不同氮处理春玉米叶片氮素和叶绿素含量分析 | 第36-38页 |
·不同氮处理春玉米叶片内生化成分含量分析 | 第38-40页 |
·不同磷处理春玉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 第40-41页 |
·不同钾处理春玉米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不同氮磷钾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特征曲线及差异性分析 | 第44-58页 |
·引言 | 第44页 |
·不同氮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响应 | 第44-50页 |
·不同氮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曲线 | 第44-46页 |
·不同氮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特征差异性分析 | 第46-47页 |
·不同氮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红边特征分析 | 第47-50页 |
·不同磷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响应 | 第50-53页 |
·不同磷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曲线 | 第50-51页 |
·不同磷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特征差异性分析 | 第51-52页 |
·不同磷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红边特征分析 | 第52-53页 |
·不同钾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响应 | 第53-55页 |
·不同钾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曲线 | 第53-54页 |
·不同钾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特征差异性分析 | 第54-55页 |
·不同钾处理的春玉米叶片光谱红边特征分析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不同波段宽度的光谱数据与营养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及营养诊断 | 第58-76页 |
·引言 | 第58页 |
·不同氮处理春玉米叶片光谱波段宽度变化试验 | 第58-66页 |
·不同氮处理不同生育期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片氮含量相关分析 | 第58-60页 |
·波段宽度变化方法 | 第60-61页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61-66页 |
·不同磷处理春玉米叶片光谱波段宽度变化试验 | 第66-70页 |
·不同磷处理不同生育期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片磷含量相关分析 | 第66-68页 |
·波段宽度变化方法 | 第68页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不同钾处理春玉米叶片光谱波段宽度变化试验 | 第70-74页 |
·不同钾处理不同生育期春玉米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片钾含量相关分析 | 第70-71页 |
·波段宽度变化方法 | 第71-72页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72-74页 |
·讨论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不同变换形式的光谱数据与营养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及营养诊断 | 第76-95页 |
·引言 | 第76页 |
·光谱数据的转换方法 | 第76-77页 |
·氮素处理的结果与分析 | 第77-83页 |
·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谱转换值与氮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77-80页 |
·不同形式的光谱变量对氮素营养诊断的精度分析 | 第80-83页 |
·磷素处理的结果与分析 | 第83-88页 |
·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谱转换值与磷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83-87页 |
·不同形式的光谱变量对磷素营养诊断的精度分析 | 第87-88页 |
·钾素处理的结果与分析 | 第88-93页 |
·不同生育时期叶片光谱转换值与钾素的相关性分析 | 第88-92页 |
·不同形式的光谱变量对钾素营养诊断的精度分析 | 第92-93页 |
·讨论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七章 玉米叶片氮素含量与光谱特征参量的相关性分析及营养诊断 | 第95-110页 |
·引言 | 第95页 |
·光谱特征参量的选择 | 第95-98页 |
·基于光谱位置的特征参量 | 第95-96页 |
·基于植被指数(VI)的特征参量 | 第96页 |
·基于光谱面积的特征参量 | 第96页 |
·光谱吸收指数(SAI) | 第96页 |
·基于连续统去除法的光谱吸收特征参量 | 第96-98页 |
·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氮含量与光谱特征参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98页 |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98-10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98-106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106-107页 |
·讨论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第110-114页 |
·全文结论 | 第110-1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12页 |
·研究展望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作者简介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