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公司司法解散概述 | 第10-21页 |
第一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概念 | 第10-13页 |
一、封闭公司 | 第11-12页 |
二、闭锁性困境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立法 | 第13-18页 |
一、各国立法例 | 第13-16页 |
二、我国现行立法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分类 | 第18-19页 |
第四节 小结——本文的论述范围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判决解散公司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第一节 从私法自治的角度 | 第21-26页 |
一、公司自治 | 第22-23页 |
二、股东的判决解散公司请求权 | 第23-26页 |
第二节 从司法介入的角度 | 第26-30页 |
一、司法介入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二、司法介入的适度性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判决解散公司的请求事由 | 第31-40页 |
第一节 因一方股东行为严重违法或违反公司章程造成公司设立目的无法达到 | 第32页 |
第二节 公司僵局 | 第32-35页 |
一、公司僵局的概念 | 第32-33页 |
二、公司僵局的源起 | 第33-34页 |
三、公司僵局的危害 | 第34页 |
四、公司僵局的判断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股东压迫 | 第35-40页 |
一、股东压迫的概念 | 第35页 |
二、股东压迫的判断 | 第35-36页 |
三、股东压迫的表现形式 | 第36-37页 |
四、判决解散公司对于股东压迫的救济 | 第37-40页 |
第四章 判决解散公司的程序设计 | 第40-46页 |
第一节 穷尽救济途径原则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判决解散公司的诉讼程序 | 第41-46页 |
一、管辖 | 第41页 |
二、当事人资格 | 第41-43页 |
三、担保的提供 | 第43-44页 |
四、财产的保全 | 第44页 |
五、调解前置程序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