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特留份制度概述 | 第10-12页 |
(一) 特留份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特留份的性质 | 第10-12页 |
二、我国建立特留份制度的意义 | 第12-31页 |
(一) 我国大陆现行继承法对遗嘱继承的相关规定及分析 | 第12-16页 |
(二) 我国建立特留份制度的必要性 | 第16-31页 |
1、特留份制度符合自由的精神 | 第16-19页 |
2、特留份制度符合家庭伦理 | 第19-23页 |
3、特留份制度符合法的效益原则 | 第23-27页 |
4、特留份制度在我国有传统基础 | 第27-31页 |
三、主要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特留份制度规定 | 第31-39页 |
(一) 特留份权利人的范围 | 第31-32页 |
1、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 | 第31-32页 |
2、我国台湾、澳门的相关规定 | 第32页 |
(二) 特留份权利人的顺序 | 第32-34页 |
1、主要大陆法国家的规定 | 第32-33页 |
2、我国台湾澳门的相关规定 | 第33-34页 |
(三) 特留份的份额 | 第34-36页 |
1、主要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 | 第34-35页 |
2、我国台湾、澳门的相关规定 | 第35-36页 |
(四) 生前赠与和遗赠的扣减 | 第36-39页 |
1、主要大陆法系各国关于扣减的规定 | 第36-37页 |
2、我国台湾、澳门的扣减规定 | 第37-39页 |
四、我国建立特留份制度的构想 | 第39-44页 |
(一) 立法体例 | 第40页 |
(二) 特留份制度具体内容 | 第40-44页 |
1、特留份权利人的规定 | 第40-41页 |
2、特留份份额 | 第41-42页 |
3、特留份的计算基础 | 第42页 |
4、扣减的相关规定 | 第42-43页 |
5、特留份权的抛弃 | 第43页 |
6、特留份权的丧失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